首页 > 历史军事 > 临高启明 > 第二百九十五节 三亚的商站

第二百九十五节 三亚的商站(2/4)

目录

一楼是高频消费的商品,也就是所谓的“快消品”;二楼布置的是服装鞋帽和各类纺织品,布局也比一楼要疏朗,宽敞明亮可以供顾客试穿比较。三楼销售的贵重商品,如名烟名酒、珠宝首饰、钟表、皮具等等。消费的人群少,人流量小,可以让目标客户群体从容挑选比较。

这种布局从旧时空从民国时代的近代百货商场开始,一直延续到了新世纪。无数中国城市的商场都是复刻这样的布局。只不过随着规模的增大和时代的发展,又增添了家具、家用电器等等商品。

陈霖沿着宽敞的楼梯登上二楼,二楼的净空高度没有一楼那么高,但是窗户多,货架和柜台也没有那么的密集,顾客也少了许多。一上去便觉得眼前一亮。这里的环境可比下面强多了。

友谊百货的二楼,成衣是最大的销售类目,几乎占去了二楼的一半面积。本时空原本不存在成衣制造业。不论穷富,穿衣要么家中女眷自制,要么请裁缝缝制,并无批量化制造的体系。便是需要大批生产的诸如军队的战袄、官员的公服,亦是成批发包,零星制作的模式。元老院登陆之后才用带来得设备建立了第一个服装厂,为士兵、劳工批量制作制服和工作服。后来又开始为元老制衣,渐渐地才将购置穿着成衣的风气在归化民中推广开,再逐步扩展到普通百姓中去。所以这里的成衣柜台立刻引起了陈霖的浓厚兴趣。

成衣店,他在广州的大世界里看到过。印象并不深刻。因为大世界的成衣店售卖的对象主要是北上支队的归化民干部和眷属,还有就是在本地招募的新归化民工作人员。商品的类目突出“实用性”。除了“澳洲内衣”比较特殊之外,陈霖在成衣店里看到的全是乏味的“制服”,无非是材质和料子不一样,款式几乎一模一样。

当然,要说大明的衣装,款式上也没什么新鲜的。但是至少花样、纹饰、颜色更丰富多彩。较之澳洲人的黑蓝灰白一统天下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然而友谊百货的二楼服装部颠覆了陈霖对澳洲服装的印象。这里陈列的服装款式之多,颜色之繁复,花样之新奇,完全超越了陈霖过往对“衣服”的认知--尤其是女装,“原来这衣服还能这么做!”

澳洲人卖服装极重“展示”。各式各样的服装被固定在展示板上,悬挂在衣架上,套在木制的人俑上--后者他每次看到都有些不适。虽说这些人俑完全是“写意”的,没有头发,也不存在五官,但是身体轮廓却十分地的逼真。

在陈霖的认知里,木制的人形俑要么是随葬的明器,要么是寺庙里的神像,这么堂而皇之的套上衣服摆在店堂里展示,多少让他心理膈应。

这大约也算是澳洲人的“海外奇风”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重生八零,钓系美人超会撩 养成系女神:听劝后,我成了天后 顾北笙傅西洲全文阅读 海贼:我的皮城科技遥遥领先 得分第一 顾北笙傅西洲全文免费阅读小说 傅爷你的替嫁新娘是大佬免费阅读无弹窗 穿成反派老婆剑后 主角被夺走气运之后[重生] 我真是无限流boss的男妈妈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