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世祖 > 第八十三章路引

第八十三章路引(2/3)

目录

“那啥时候能当?”婆娘忍不住问道。

“我先说县里八月招人,然后去省里什么练兵,再发配到各府安排,到时候再问吧!”

一旁的大儿子听着这话,飞快地扒拉着粥,然后大声道:“爹,娘,我想当兵。”

“听说当兵能吃饱肚子,隔三差五的还有肉吃,比乡里的秀才还舒坦呢!”

“臭小子,你想当兵还得看人家收不收呢!”赵二虎拍了下其脑壳。

一家人被当兵事搅和着心绪不宁。

傍晚,趁着夜色,村里的男女老少就赶回了家。

刚用完饭,忽然村里派人挨家挨户的通知,今天晚上有皮影戏看。

晒谷场瞬间拥挤起来,家家户户带着小板凳坐着,眼巴巴的看着幕台搭起,幕布竖起。

前面那一排是村老们的位置,就算是村长也只能坐在第二排。

三个汉子坐定,一个敲锣,一个打鼓,另一个则吹着喇叭。

几个火把的照射下,两个小人就出现在村人的面前。

其小小的,不过一尺高,但雕画的仔细,栩栩如生。

忽然,锣鼓响起:

“呀呀呀,蒙元末年,苛捐杂税,民不聊生,太祖皇帝诞在凤阳,那天满室红光,天上飘着七彩云,满天神佛若隐若现,一股异香直飘百里……”

皮影版的《大明英烈传》,在整个村中开始上演。

有人物,有配乐,还有声音,活灵活现,与戏台一般无二,惹得百姓们静声观看。

所有人都明白,这上演的是太祖皇帝的故事,而太祖皇帝就来自他们凤阳府,大明的中都。

这让他们与之荣焉,即使穷的当裤裆了,那也是骄傲。

第一场演了一个时辰,讲到了太祖入濠州,投奔郭子兴,几个说唱得累的够呛,而百姓们却还没过瘾。

纷纷要求加演。

可是班主却为难不已。

这时候,村里的几个富户凑了两块银圆,让他们在唱两天。

班主这才笑逐颜开。

赵家村因为皮影戏房缘故,热闹了好几天。

这时候,附近几个村也纷纷心动,出钱出力,要求表演。

很显然,繁重的生活压力之下,百姓们依旧爱存着精神的空虚,皮影戏虽然小,但去填补了他们的娱乐生活。

班主乐不可支:“本以为乡下都穷,不成想有钱的都不少,还有许多人喜欢看。”

村长道:“这几年淮河不闹灾,日子好过了不少,手头也宽泛了……”

凤阳县,作为府城所在,从明初开始就一直处于热闹的所在,知道张献忠一把火烧掉了凤阳城,才让这座中都蒙尘。

旋即绍武中兴,朱家的子孙再次坐上了皇位,凤阳的政治地位得到了保留,城池得到修护。

虽然说衙门很少,但凤阳高墙,作为宗室的囚禁之地,一直被宗室子弟们畏惧。

不过如今随着流放制度的普及,宗室子弟们不再被囚禁,而是犯罪后被流放至海外,但凤阳的凶名依旧流传。

方伯山掀开车帘,感受到热浪滚滚,耳边的喧嚣不止,在这般的时日,凤阳依旧繁华。

旋即,马车来到了通判衙门。

“二老爷,您终于来。”

刚下车,门口候立多时的皂服衙役,迫不及待地凑过来,满脸的急切。

在一府之中,知府一般被士绅们尊称为太守,或者明府,府台。

但在衙门之中,知府则称之为大老爷,二老爷则是府同知。

同样,在通判被单独划出,专掌司法、刑狱,与知府一样位列正官,仅为从四品。

所以通判被衙门中尊为大老爷,而负责判案的推官,则是二老爷了。

“怎么了?”方伯山一愣。

“几个村争水就械斗起来,县里不敢管,就叫到了咱们府里。”

衙役一股脑地说道:“大老爷正为此事头疼呢。”

“里面可是有举人?”

“没错,如果仅是秀才就罢了……”

方伯山也感到头疼。

秀才和举人,其中的差距不亚于举人和进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玄学姑奶奶下山卖符,全网争抢 选择白月光后她去父留子惊艳全球 我负责嘎嘎乱杀,反派负责貌美如花 顾北笙傅西洲结局 春生江上 沙雕春风吹满地,恶毒公主逆天命 迎良人 顾北笙傅西洲免费看小说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顾北笙傅西洲免费阅读全文最新章节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