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四百零三章 办个大明民报

第四百零三章 办个大明民报(1/5)

目录

床榻之上,常百业反思着今日的所作所为,一言一行的画面从脑海中闪过。

常百业走到今日这一步,绝不是靠侥幸、投机与小聪明,他有着对自我的深刻认识,始终保持着“三省吾身”的习惯。

人之成长,就是自我认识加深的过程,也是对话自我,解答自我的过程。

自言自语,自问自答,有时候也是一种智慧。

晋商商会!

这个想法来源于京师,来源于英烈商会,常千里曾与侯西域、渠宝等人商议过此事,但在当时大家都忙着出货,赚得盆满钵满,根本就没有抱团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微商中不仅有沈一元,还出现了两个厉害人物,一个名为胡文义,他把握住了朝廷在各地设置粮仓的机遇,于江西、湖广等地买入了无数船只,低价购置大量稻米,运往徐州、淮安等地,专卖官府。

有人戏言,江中十船有二胡,可见其生意之大。

另一个是周大匠,听名字就知道他的身份,是一个匠户,具体来说,是一名船匠,在洪武二十年时,曾被征调,在京师龙江船厂打造海船,后因伤了手,安排子侄顶替,自己方返回徽州休宁。

此人虽没多少学问,但极有生意头脑,当他从小道消息听闻朝廷即将解禁大海时,便去了徽州府的皇家中央钱庄,抵当了自己的一切,获得了一百贯新钞。

周大匠就凭借着这一百贯新钞,跑到苏州常熟一个名为许浦的地方,招揽了三百民间船工,又花费了几十两钱钞,买下了废掉已久的老船坞,亲自带人清淤。

之后,周大匠收到了数百“海船”订单,一个个给钱给得利索、大方,就一个要求:早点造出海船。

不满订单排到建文四年,周大匠又亲自带人沿海勘查,收拢民间匠人,于扬州海门、宁波慈溪、余姚等地开设了民间船厂,其生意越来越大,俨然名震江南。

据说朝廷中有不少官员都与周大匠有关联,为的就是求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重生之洗心革面 华娱顶流的诞生 仓央泪 从药铺瞎子开始的长生路 我,纯阳之体,开局成为魔女炉鼎 换亲后,夫家听我心声逆风翻盘 重回七七,开局跟女知青回城 逆世重修,从妻女跳楼前开始 都市极品妖孽王悍苏祈小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我到万界送外卖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