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土豆之路

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土豆之路(2/2)

目录

朱允炆不敢多说什么,只好答应道:“儿遵母后命,这就差人去把文奎召回京师。”

“让刘长阁亲自去,其他人我不放心!”

吕太后吩咐。

朱允炆有些为难,刘长阁正在追查龙江船厂内的白莲教徒与内宫放大镜一事,根本走不开。

马恩慧见朱允炆为难,加之朱文奎无碍,便帮着说了句:“太后,北平有大军。”

朱允炆看向马恩慧,差点郁闷死,你这是帮忙还是帮倒忙,总不至于让儿子回来一趟还动用北平军士护送吧?

马恩慧根本不看朱允炆,当兵的送送自己儿子咋啦,不就是多花点钱,你又不缺钱,儿子的安全最重要。

吕太后果然支持马恩慧:“让平安亲自带兵送文奎来!怎么说,平安也是太祖义子,忠诚可靠,办事稳妥,就这么定了。”

朱允炆无语,娘啊,你还知道太祖,难道忘记太祖说过妇人不得干政,你这都直接干涉到北平都司了……

得,这件事瞒着她们确实是自己的不对,再说了,也该让平安、张昺、杨文来一趟京师述职了。东北出现了一股暗流。

接杨文奏报,一些女真部落在明争暗斗的过程中,开始吞并一定的部落,出现了部落壮大的情况。

这种壮大,到底对大明控制东北是有利还是有弊,边地是应该给予支持,还是应该给予打击,必须由前线将领给出建议。

杨文是辽东都指挥史,在关外,而平安则在关内,是杨文的后盾。至于大宁方向,瞿能已经回去了,应该不会有问题。

朵颜卫现在很老实,亦或是说,他们很识相。

不过朵颜卫到底能安稳多久还很难说,听大宁消息,脱鲁忽察儿的儿子完者帖木儿很是优秀,在朵颜卫中已经取得了“勇士”的名号,骑射一流,颇有野心。

刘长阁与此人打过交道,说此子臣服则是一名猛将,反叛必是一个麻烦。

大明现在没办法解决完者帖木儿,他现在处在朵颜卫里面,大明的力量很难深入其中,没机会下手。而且一旦动完者帖木儿,脱鲁忽???????????????察儿不反也会反,到时候朵颜卫等投奔鞑靼,北方将乱,不符合当下休养生息的大局。

搁置朵颜卫,腾出手来专注东北的女真部落,这是朱允炆的先后安排。

解决女真问题,彻底控制东北,必须杨文、平安他们回来商议商议,这种事不是朱允炆待在北平拍拍脑袋,下个圣旨就能解决的。

想到这里,朱允炆直接派了两个都指挥史、若干指挥史,一个布政使、若干官员护送朱文奎回京,这个阵势让太后、皇后都有些震惊。

地还得开垦,韭菜还得种。

朱允炆的清闲日子并不多,建文八年的事很多,开年第一件大事就是科举考试与武举考试。

对于这些考试,朝廷已是轻车熟路。

与往年不同的是,朱允炆干涉了礼部主导的会试,在试卷中强硬要求将数学纳入主考内容,礼部反对再三,官员劝说多次,加上杨士奇等人认为数学作为主考内容尚不成熟,朱允炆只好推到了三年之后。

这次事件的出现,标志着科举考试的内容正在嬗变,八股文神马的在三年之后,将不再是朝廷取士的关键,数学与经义文章的重要性,将摆放在一起。

在众多反对的官员之中,恐怕只有杨士奇能理解朱允炆为何会如此着急将数学引入科举,国子监现在发展遭遇的瓶颈,大部分都与数学有关。

如匠学院,新培养的匠人人才没有几十年的经验积累,没有良好的目力与手感,想要像老匠人那样精准的设计与制造,唯一能依靠的工具就是数学与数学工具。

如商学院,这里的人才需要大量的市面调查,需要做一系列的数据分析,不懂数学,如何分析?

就连农学院、兵学院、医学院,也到处涉及着数学。

如果监生没有数学基础,连基本的运算都做不到,那他们学习起来其他的学科一样是吃力的。

数学,百科之基。

朱允炆需要将这个根基打牢!

/77/77178/

目录
新书推荐: 白月光他回国后,画风好像不太对 盛世开端:从傀儡皇帝到雄霸天下 开局拒绝绑定系统,我成了最强神医 末世:开局白嫖十亿军火 灵气复苏:从菜花蛇进化成神龙 山村风流小神医 负债百万后,炮灰在年代杀疯了 谁稀罕绝色反派,我只想躺平 云豹猎手 重生全家火葬场,嫡妃她宠冠京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