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积粮万石,黄巾终于起义了 > 第一百五十四章 袁氏底牌,狂风骤雨

第一百五十四章 袁氏底牌,狂风骤雨(1/5)

目录

韩遂突然宣布与马腾决裂,并先发制人,袭击马腾,致使马腾受伤逃回武关。

南阳局势剧变,原本董卓军与刘表军已兵临宛城之下,随时打算进攻宛城,如今因为后方变故,一时间又不敢轻举妄动。

韩遂军北上能截断李傕的析县退路,南下又能袭击黄祖军后方。

各方势力都想不到,解了宛城之围的,并不是驰援宛城的高览,而是韩遂。

等到刘擎收到消息之时,时间又过了近半月,再度召集幕僚商议,除了坐镇青州的沮授,刘擎的主要幕僚,荀彧、郭嘉、田丰、陈宫、戏志才悉数到场。

刘擎坐于案后,先由荀彧将新情况讲述一遍。

袁绍派蒋奇北上,支援济阴。

陶谦自彭城出兵,经沛国直逼山阳郡,打算助袁遗夺回山阳郡。

刘擎对众人道:“南阳变数,必是袁氏之谋,而且袁氏动作不仅在南阳,在兖州,在徐州,皆频繁活动,本王预料,陈王上位之日,怕已离得不远,如今董卓已经加派兵马驰援南阳,并书信本王,因兵力有限,请求照拂兖州战局。”

“主公,如此一来,正是入主兖州之良机!”陈宫当即说道,他历来是主张取兖州的代表人物,明知道刘擎入主一个地方,会大大限制当地豪强,对陈宫这种亦士族亦豪强的出身,应该是好坏参半的。

只能说,陈宫真是个狠人,或者说,是个真正的聪明人。

他明白渤海王入主兖州之后,即便家族割舍一些利益,但他相信稳定的环境加上他的作为,会给家族带来新的发展。

“此时董卓与袁绍争斗加剧,正当隔岸观火,继续积蓄实力,坐视双方实力削弱,何来良机一说。”荀彧反驳了陈宫的良机说。

“文若此言差矣,董卓与袁绍斗争重点,乃是南阳,此为其一,其二,徐荣段煨在兖州,兵力不过万余,且要分守多城,而袁绍此时对兖州也是敷衍了事,被动防御,正是兖州最为空虚之时,此时不取,难道等南阳战事了解,袁绍大兵压境之事,再取吗?”

陈宫顿了顿,再道:“第三,自黄巾始,兖州动乱已历三年,且这三年,兵荒伴有天旱,百姓已是苦不堪言,或北逃至冀,或南逃入豫,此番现象在本族中都有发生,就说别寻常百姓了。”

陈宫可谓现身说法,给了刘擎足够的理由。

一,远离袁董之争的主线,可趁其不备。

二,目前兖州敌方实力不强,方便攻取。

三,救救孩子吧!不对,陈宫是兖州子弟,应该说救救老母吧。

“公台所言,确实有理,不过今秋收粮,要供应青州,而夫余产粮之地尚未扩大,与袁绍战,并非如平黄巾那般可一战而定,而是需要旷日持久的对峙与消磨,兖州北连冀州,东接青徐,南抵豫州,西通司隶,乃兵家之必争,故袁氏对兖州亦势在必得,欲取兖州,需粮草充裕,兵甲充足,方可进兵。”

荀彧继续表达反对,但他并未反对陈宫的观点,开战的条件或许已经充分,但必要的准备尚未妥当。

刘擎听得两人发言,感觉悟了,战机是充分条件,后勤是必要条件,二者皆不可或缺。

荀彧说完,陈宫也沉默了,自然是默认了荀彧的说法,之所以急着取兖州,一方面为兖州百姓,一方面为了东武阳陈氏,刘擎历来不反对为家族谋利益,若连家族都不争,谈何为国争利,为天下百姓争力。

舍己为人的故事,听听就好,若有人如此,当赞扬褒奖,可万万不能以此要求别人。

人不能以圣人的标准要求别人,又以贱人的标准要求自己,这叫驰名双标。

两人看法向左,没有对错,于是刘擎看向余下几人,田丰,戏志才,郭嘉。

“奉孝,志才,元皓,你们如何看待?”

“文若之言,不无道理,如今主公治下,尚未消化的郡县依旧不少,取兖州,不急于一时。”稳健作风的田丰委婉表示了反对开战。

“志才?”刘擎直接点名。

戏志才无奈一笑,拱手道:“青州之民,尚未安置妥当,主公不能一直养着他们吧,若兖州爆发全面战争,那兖州亦会滋生无数流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大夏第一皇子赢天呼延玥儿 王爷别虐了,夫人写了和离书 人在三体:面壁之后我开创了收容会! 绝对权力从被发配到权力巅峰 绝对权力从被发配到权力巅峰张元庆柳婷小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邱秘书的婚事 当她们幡然醒悟,我已是最强反派 张元庆柳婷绝对权力从被发配到权力巅峰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绝对权力从被发配到权力巅峰张元庆柳婷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完整版 火中妖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