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古代幸福生活 > 第六百七十二章,番外(四)

第六百七十二章,番外(四)(2/2)

目录

从皇后宫中出来,康宁郡主只是想笑,今儿更是客气的不行。康宁郡主看上去依然是顽劣的人一个,也近年来后党多受打击。

几年才进一次宫,康宁要带着福慧去游御花园,妙姐儿伴着她们随便看了两处就推说累了回家去。走过牡丹亭,康宁郡主对福慧道刚才我见皇上,皇上让我常进来。改天我带你来,咱们好好玩一天。”

福慧拍手说好,妙姐儿看着两个娇憨的人,只是一笑。再走两步,前面转出一行人来,康宁一下子瞪圆眼睛,福慧也觉出来三嫂有些异样。妙姐儿拍拍康宁的手还有哪里好看,快些指来。”

前面来的一行人,是安宁公主和几位公主,看着应该是刚从皇后宫中出来。康宁郡主有如竖起来毛的猫一样,进入备战状态。太后去世后,对着改变最多的就是安宁公主,听说她在皇后面前说的最多。康宁郡主没有离京以前,看到安宁公主,就要对上几句。

想想觉得奇怪,和母亲从皇后宫中出来没有多久,只有这里玩上一会儿,安宁公主这就进去又出来,不象以前,一坐就是半天长谈,陪着陪着说别人。

正奇怪间,几位公主走近,大家一起见礼,看到康宁露出笑容的人也有说你回京里来,正要请去呢。可巧儿今天遇到,哪一天往姑母家里去,去过了就往我那里玩一天。”

的公主以前不是得宠的公主,嫁了人以后,今天再见到,倒是面容儿开朗的多;把全身的毛竖起来的康宁,对着安宁公主只看一看,这毛就全放下来。这一位表姐愁容满面,心中有难掩的心事。

会这样?嫁人以前和嫁人以后没有太大区别的康宁,在的路上问母亲她以前多飞扬跋扈的一个人。”福慧接上一句三嫂,以前飞扬跋扈的人,三哥说是你。”

康宁郡主立即改了口她也不比我差。”妙姐儿听着孩子们斗口,只是笑。福慧和三嫂又斗了两句,一起笑着看各自的赏赐。

车里细细笑语声,让马车外的朱宣也要探身子问一问是事情这样高兴?”从车窗里看到福慧和康宁正在比赏赐,朱宣也笑一笑。在朱宣身后的郑天楷对着岳父倒是有几分佩服,高兴把女儿留在身边,就有这个本事。

歇了两天,三个一起回娘家,只有胖妞儿不得去,在家里养身子。她坐在榻上往外面看,因为有孕,是时时跟着婆婆,在父母亲的院子里住着。可以看到院外的花架子上,露水欲滴的鲜花,而这鲜花后面,是福慧如花的笑靥。

“这一朵好,”福慧郡主手攀着竹梯子,露出半个头在花架子上。郑天楷递上这竹篮,里面是一把金剪刀,一面交待道慢一些。”

胖妞儿看着羡慕,胖倌儿下个月就要,虽然是家里人都亲切和睦,可是胖倌儿在就是别样不同。

福慧郡主剪了不少花,剪过以后坐在廊下,衣衫上也沾的有几片花瓣,两个小丫头伴着一起分花。郑天楷站在福慧身边看着,听福慧一一地分派三位嫂嫂都不在家,送给她们的丫头们。这是母亲的,这是父亲书房里的,这是四嫂的,这是福慧的的。”

再拿起来一朵花闻一闻香,先放下来再对着郑天楷仰起面庞来笑也有你的。”这又是天真可爱的福慧郡主。

分好花以后,郑天楷提着花,随着福慧进来送给父母亲。妙姐儿刚晨妆毕,簪上女儿送来的花,再给朱宣衣上佩上一朵。看着福慧给郑天楷佩上,老夫妻都是大乐,福慧笑吟吟,这就是好亲事。

自从成亲后,福慧比以前要爱玩的多。朱宣想起来携着妙姐儿游玩,老来回想前情,更觉得有趣。朱宣回想以前,妙姐儿虽然不是我表妹,却是由这亲事而牵出来的缘分,回想第一次听到这亲事。。。。。。

初听到亲事的那天,少年的小侯爷朱宣正在书房里看新买的一把短剑。朱福从外面进来请朱宣到太那里去,那时主仆都不这件事情。

来到太房中,太是笑逐颜开,让房中人都退下去,才对着道你蒋家姨妈是在下个月临盆,我不得去,你去看看吧。”

朱宣觉得奇怪亲戚们临盆,去几个妈妈就是,去,好做。”也没有这样的道理,朱宣对着母亲贫一句又不是母亲给我添***。”

“你又混说,”太笑骂着,才缓缓告诉不是给你添***,是给你添儿。”?朱宣大吃一惊站了起来母亲,这话从何而来?”

太含笑看着吃惊的面容你坐下来,听母亲慢慢告诉你。”太把话一一对说过,朱宣人是镇定下来,从容对太道母亲为还恩情,理当效劳。只是还恩情不用把也陪上。。。。。。”

说到这里,太啐道这是话,叫把你搭上。你蒋家姨妈是个美人儿,生下来女儿不会差。这是亲上加亲,想着做长远的亲戚。你不用在这里和我多口,快些收拾,就去吧。”

一面说一面往外面喊人唤他的小厮来,世子出远门,快收拾去。”再回身来对朱宣道礼物我给你备好,贺礼和聘礼一起下,你父亲也,这事情母亲当家。”

朱宣再三的不同意的亲事,是一生的事情,又不是那孩子已经成人,好与不好能看的出来,以后长大要是不好了,可怎生退?”朱宣心里赌气咱们这样家,难道还带休妻的,就是亲戚们要休妻,母亲也是拦着才是。”

“啐偏你有这么些话,会不好,沈家是个小商人,你蒋家姨妈可是京里诗礼之家出身,就因为沈家是个小商人,这亲事更要订才行。能让你蒋家姨**孩子一辈子呆在商贾之家里,真是辱没你表姨妈才是。”

太听过的话,这就大怒没有她当年义赠银两,我能逃出生天,没有我在,哪里有你。我一辈子命苦,就生你一个,我要是多有几个,你想要也不给你。”

太一通骂,把朱宣骂出了京送我的信去,再取回信来给我,路上不许贪着玩,几时到的几时走,一一对我说清楚。”

“表哥,用早饭。”妙姐儿递一碗粥,朱宣接有劳。”拿在手里,想想当年被母亲骂出京,实在是觉得人生之悲惨者,莫过于强迫订亲事。当时心里凄凄惨惨出京门,二月天气里正打杨花,看在小侯爷眼中,都如枯木一般。

母亲就出过门赶过路,又问过家里出门的管家们,扣着日子算行程,朱宣一路快马带着两份礼物赶到沈家。沈居安当然是热情接待,怎奈小侯爷一肚皮火气,一直就板着脸。朱宣已经在军中呆过两年,板着脸极为习惯;战场上杀过人,气势也压人,沈居安一直对朱宣有心理压力,就是起源于从他看到朱宣,和气的时候就很少。

一份是贺礼,一份是聘礼,小侯爷虽然面无表情,随行的朱福朱喜受到太叮嘱,当然是客气万分,多少抵消一些朱宣的冷淡。

进门那天也很巧,当天孩子出生。奶妈抱出来给小侯爷看请姑爷看看姑娘。”朱宣对着那襁褓中红虾虾扭动的婴儿看一眼,更要退避三舍。街头上看到抱出来的孩子,多是白胖的。这个红通通,脸上皮肤皱的象小老头的秃毛孩子,以后就是我儿?

街头上抱出来的孩子,至少是在百天以后。小侯爷虽然是高中过,饱读诗书的人也不明白新生下来的孩子就是这样。到以后他有了孩子,朱宣才明白,原来都是这样子。

小侯爷第一次相,吓了一个半死,比战场上看到残肢断臂还要觉得可怕。蒋氏新生产不得出来会客,让沈居安传了一句话出来这亲事就算结了,上复太,这么多年,多谢她还想着。”

不管小侯爷多么不情愿,这亲事就在朱宣这么看一眼儿,就定下来。回京去的小侯爷朱宣看看朱福朱喜马上带的给母亲的,心里那个气呀,气就不打一处来。

要不是母亲厉害,朱宣觉得可以弄点儿诡计,比如说中途接到战报,让我早些返京去。偏偏上司将军是父亲的故交,骗不了母亲。让正在学战场上诡计的朱宣一筹莫展,束手无策。过一个年,还没有来得及返回,就弄出来这样的事情。

第二年朱宣不肯回京过年,一个人留在军中。刚升职的朱将军心头一件恨事,就是这亲事。虽然在军中,也多与京里们通信,韩国尚未嫁人,听到这事情后,一怒之下嫁了人。嫁过人后又后悔不已,常有信来。

对着那信中多少华丽词藻,朱将军更是扼腕。虽然韩国我是相不中,觉得她太风流不愿意娶。可是这亲事,只怕要害我一生。

新年里的朱将军,巡营在帐中喝闷酒,觉得心头之闷,象是排解不开。接下来的两年,朱宣接到母亲几封家信,命他可以不回京里,妙姐儿生日要去看看。将在外军命尚且有所不受,何况是母亲的严令。

朱宣推来推去,今天打仗被袭,一直拖到妙姐儿四岁,他思念父母亲,三年没有回京的朱宣回到京中,如他所料过了年回军中,路上去看妙姐儿。太指了四个妈妈四个家人跟他一起去,说难听些,是押着这位小侯爷一起去。太一就我命苦只生了一个,不然我不和你。”朱宣老老实实地去看妙姐儿,去的路上,还在想着那个秃毛孩子,不会头发一小把子,扎都扎不起来吧。

路上有桥,在河边饮马的时候,临风对水的二月天气里,小侯爷看水中的倒影,头上紫金冠,身上碧罗袍,人人夸我是美男子,我。。。。。。以后要天天对着一个秃毛孩子。小侯爷朱宣伤心一路子,被家人押着去看妙姐儿。

日子算的刚刚好,路上没有雨雪,没有不好走的路,提前三天到了沈家,朱宣不是赶着早来,他是想早走。而且主意打好,虽然生日还差三天,来的不是有母亲身边的妈妈和家人,让他们留下来庆生日,说要返军中,又是一年好逍遥。

随行的妈妈和家人们看着小侯爷一路紧赶,都在心里高兴,说给太听,太一准儿要高兴。哪里想得到小侯爷肚子里是这个主意算盘打的好。

沈家在南边儿,朱宣要是有心思,回京里去军中,也可以走这条路,当然他这几年是躲着走。三月的天气到沈家,南边儿暖和正是春暖花开。

“妙姐儿,”蒋家姨妈自产后身子骨儿就弱,看到上门,还是亲自出来接。往房中走的时候,蒋氏对着一丛花下面喊了一声,朱宣不得不看,一个粉妆玉琢的小女孩子摇摇摆摆,小手上一把子花。这一次一看,倒还中看。只是小侯爷临风对水照过身影,一个气宇轩昂的将军,能对这么一个小孩子。

这个是的表妹,朱宣回想那时候,在军中养成的面无表情,而且有些吓人。士兵们都说朱将军板着脸能吓到一片人。朱宣见到蒋氏是缓和一些,一听到妙姐儿三个字,脸又板起来。

听着母亲喊的妙姐儿,正笑逐颜开走,小嘴里往外面滴口水,朱宣刚难过一下,妙姐儿被他吓到了。一身肃杀气势的朱宣站在那里,结结实实地把的小儿吓哭,妙姐儿对着朱宣看两眼,“哇”地一声大哭起来。

蒋氏怕朱宣尴尬,抱过女儿哄了两下,再含笑道这是表哥呢,他疼你,来看你。”身边来的妈妈们也笑着哄世子爷疼疼表姑娘。”

接过脸上还有泪水的妙姐儿,朱宣勉强挤出来一个生硬的笑容,看着小嘴里滴出来的口水流在衣服上,还没有,觉得袖子上一阵热乎乎。这位表妹妙姐儿给朱宣的见面礼就是第一面哇哇大哭,然后口水滴哒哒,最后溺在他身上。

换过衣服用过一顿饭,朱寿从外面急急进来世子爷,军中有紧急军情,奴才在后面一直追来,请世子爷即刻返军中。”

蒋氏当然是不能拦着,沈居安一直对这亲事很是疑惑,侯爷世子,文举高中,武举一路军功大盛,看他来的神气,他就是不情愿的样子。沈居安也不会拦着。世子爷如愿以偿的回军中去,路上重赏的小厮,主仆一起欢欢喜喜回军中。侯爷世子在马上想一想,带孩子这事情,我还是不行。

不过妙姐儿长的很是可爱,朱宣心中有了主意,回到军中就修书一封,对着母亲举荐不少京里的世家,打着保票不管母亲和沈家选中哪一家,这亲事一定能成。结果回信可想而知,太在信中把又骂了一顿,逆子不孝子,我命苦只生了一个,要有别的,我也不用来和你。。。。。。

世子爷在军中威名远扬的时候,诡诈之名初起的时候,也没有敌得过母亲。然后三年打鱼,两年织网,隔一年去看一回,隔一年太要犯一次病,捂着心口装心口疼,看过妙姐儿再返京,拿的蒋氏书信就是太的一贴灵药,一看到信立马病好。母子两个人一招一招过下来,朱宣从来没有赢过,谁让他是个孝子。

一年一年过下去,太屡战屡赢,世子爷屡抗屡败。和母亲赌气往家里进了两个姨娘,外面再寻花问柳去。常年在外面,两个姨娘渐渐不好,这事情又被母亲拿住话柄看看你挑的人,还是我挑的一定好。”朱宣每每郁闷之时,常思为会一败涂地,却总是弄不明白。

蒋氏病重传到京里的时候,太和当时是侯爷的老侯爷背着去了一趟,等朱宣以后,这亲事更是板上钉钉。太以前是听去看的人说姑娘生的好,这次亲眼看到,更是不把的胡说八道放在心上。因蒋氏病重缠绵病榻经年,沈家夫妻都看得出来,世子爷对这亲事放在心上。

太为让蒋氏安心,心口疼改为一年犯一次,朱宣明母亲无病,可是渐长,战场上多见生离死别。每每战后,面对一地骸骨,常思家人平安,觉得是战后大幸之人。少年的叛逆渐转为青年将军的沉稳。

朱将军还是不情愿这亲事,而且理由越来越多小家子的姑娘,主我府中的中馈,”朱将军嬉皮笑脸地,就要挨太啐我教,不用你管。”与抗这么多年,太当时是心灰意冷,把话也早早地放出来你只要成亲就行,以后给她个孩子,我带着她,你以后哪里去,我都不管。”

早就有这想法的朱将军立即跪下来谢母亲多谢母亲疼。”母子达成协议,从此相安无事。太不再管朱宣在外面游荡,游荡名声早就出了京;朱宣老老实实一年去看一次妙姐儿,除非有时候打仗一打就是经年,他抽不出来。

直到蒋氏病故,缠绵经年的蒋氏原本想拖到女儿成亲,就是没有挣。朱宣从京里来奔丧的时候,蒋氏已经下葬,家里搭着灵堂,妙姐儿为母亲守孝,白衣素面泣哭于灵堂之内。这个时候的妙姐儿为周围举哀的人所感,京里来奔丧的人包括蒋家都来的晚,灵柩不能久停,只是灵堂待客,让他们拜祭。

啼哭的妙姐儿再有感于的身世,在为别人的母亲啼哭,家里的母亲不几时得见,妙姐儿痛哭的时候,奔丧的朱宣走进来,烧过纸钱行过礼。对着那瘦弱的身子觉得很是可怜,朱宣就走,对妙姐儿低声道以后你的事情,是表哥来管。”

没有母亲,还有表哥。当时封王苗头已露。南疆一旦收复,就是封王之时,朱宣对着这个刚丧母的孩子,有如看到一只孤鸿。要当王爷,朱宣不认为妙姐儿可以做一个满意的王妃,但是军中多年与士兵周旋,朝中多年与同僚们周旋,管人和与人相处,是两回事情。

奔丧过的朱宣,就奔赴战场,然后朱宣封王,成为这里的封地之主。沈居安大为不安,给太去过一封信,问这亲事有没有下梢。太直接把信给了朱宣,到这个时候,太语重心长地道看着你这两年懂事不少,你是开衙建府的王爷了,这亲事你是想的,给我一个回话。”

看过沈家的信,朱宣只淡淡回母亲故人已逝,怎忍悔婚。”南平王初封王没多久,就不要前未婚妻,这不是往御史眼睛里洒沙子吗?南平王会做出来这样的事情。成亲就成亲好了,一个小姑娘,还不是手到擒来。

此后两年,朱宣一年一探视,每每想起来妙姐儿哭泣泣的身影,就觉得这孩子实在可怜,没了母亲。沈居安那人会过多次,不是一个有主见的人,朱宣当时是想着沈居安续弦,妙姐儿就要受苦才是。表哥是封地之主,按时来看你,还可以护着你。

这亲事不算是琴瑟和谐,至少表哥疼你。当然得听话;要是不听话,表哥也不客气。朱宣把妻子定在管制范围之内,喜欢就留在封地上,不喜欢送到京里陪母亲。表哥不在京中,妙姐儿理当孝敬父母于京中。

古代幸福生活672:

鯁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over--

目录
新书推荐: 苏榆北高梓淇布衣官场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圣庭时代,开局推演神话天网 玄医入世:女神求我别退婚 我叔宋太宗 天似穹庐 布衣官场苏榆北高梓淇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完整版 守墓月胧 重生继续追校花?我选小太妹! 布衣官场苏榆北高梓淇的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 非正常女天师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