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我的剧组非人类 > 第十一章 易胜制片厂成立(上)

第十一章 易胜制片厂成立(上)(2/2)

目录

直白的说法,美工不就是给人以外的东西化妆吗?

总而言之一句话,置景美工这些事,一下子就变成了堆积木的活儿,只需要多几个剧组场工负责搬运就好了。

场工不值钱,三四百一天,请一百个都没问题。

如此一来,那些原本不可重复使用的置景都可以反复使用了,但最关键还是把效率提高——乐高模块的主要意义,就是把现场置景需求改成了幕后置景,能幕后操作,柯妖妖他们就可以发挥作用了。

当然,这种方法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哪怕只能解决部分问题,都是效率的提升。

在李闲云的操作下,从置景美工,到灯光摄影,到机位摆放,到演员,到服化道,每一步都有了精确规划,时间被掐算到极致。

这个计划是当初建设封闭影棚式想到的,那时候封闭影棚有寄屋鬼掌控,所谓的搬动麻烦是不存在的,随你怎么折腾,他都能轻易完成。

而在这个基础上,李闲云和姜正就想到,能不能采用某种手段,将这种优势发展到户外去。

正好在那不久,周凡锦提出了预演软件模块化操作。

这正贴合了需求。

也就是说,预演模块和现实的置景模块是可以同步的!

为此他们也是做了许多尝试,直到现在才完全搞定。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预演系统也再次升级了。

周凡锦主导的全新预演系统预演的不仅仅是成片动画,模块搭建,甚至还有工作流程。

就是说剧组一旦到位,怎么安排工作,都会在预演系统中出现,再通过后台操作系统发送给所有人。

系统甚至会有各剧组人员的直接工作安排,就连机位摆放,灯光架设等等,都会在筹备中体现出来,在堪景同时就设想好所有工作人员的工作安排。

在这种情况下,大制片厂向着纯技术模式转型,如何排期,如何最大化利用资源,如何安排剧组,如何套利,都在规划过程中,也让影视的创作正在变成真正的流水线运作模式,每个环节都是流水线上的螺丝钉。

置景需要多久,灯光需要多久,摄影需要多久,甚至连演员进入情绪,化妆时间,都需要精准把控。

等后面牛逼大发的时候,连场地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搞——要什么景点啊?直接找个空场地给你现搭,刷刷刷搞起,拍完了刷刷刷拆卸。

只要不是上百层的摩天大楼,全都能给你装。真要上百层摩天大楼,直接就特效做了——易胜传媒的特效部门现在也在飞速发展着。

反正全世界取景劳师动众花费巨大这种事,易胜传媒以后会越来越少,大不了就花点版权金,用你个地标建筑的名头——搞不好还方向找你要赞助费呢。

这种做法搁别人那叫不可思议,搁易胜传媒就叫家茶便饭。

第三个原因就是李闲云也越来越有感于艺术与技术分家的迫切需求。

艺术的量产太难了,它是天然的制约。

它不象别的东西,可以标准化。艺术很难标准化,观众的口味永远在变,谁也不知道明年他们会喜欢什么。当然这不是不可以解决,正确的营销,市场反馈,然后一连串的报告,做成表格,看起来很专业。但实际一操作屁都不是。

艺术是主观性非常强的东西,影视企业的老板们甚至不能确定谁是人才。可能今天的某个天才导演,明天就成为你票房崩溃企业倒毙的元凶。

流水线模式又杜绝了灵感爆发,严重的套路化。

李闲云的公司之所以回报率高,是因为他开挂了。没有那些鬼宝们的帮忙,他这么搞绝对是作死。

可如果易胜传媒再继续这么走下去,就算是有再好的特效,也终究会失败。

以上三个原因,让李闲云必须尽快把技术部脱离易胜影视,成为以工业流水线形式存在的独立制片厂。

无弹窗

目录
新书推荐: 盘龙:我以力证道 刚被甩,绝色女神带三宝找上门 兽世娇宠:生下福崽崽后我躺赢了 轩辕剑帝 圣拳! 人在朝歌当王叔,你说这里是封神 神豪:月薪三千的我,买下全世界 不良人:我在乱世画江湖 都重生了,谁还是个恋爱脑 开局极境横扫诸天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