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隆万盛世 > 814压轴

814压轴(1/4)

目录

红夷大炮,其原型是欧洲在十六世纪发明的长身管、纺锤形结构的火炮,在明代后期传入中国,并很快被仿制。

所有类似设计的火炮都被中国统称为称红夷大炮,也称红衣大炮。

而红衣大炮其实并不是“通假字”,比如一些人说的满清入关后为了避讳,才用“衣”替代“夷”,而是因为明朝官员为了表示对这种大威力武器的敬畏,通常会用一块红布遮住大炮。

红夷大炮在设计上与当时明朝本土拥有的火炮相比,有很多优点,炮管长,管壁厚,口径大,整体形状从炮口到炮尾逐渐加粗,符合火药燃烧时膛压由高到低的原理。

在炮身的重心处两侧有圆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为轴可以调节射角,配合火药用量改变射程;设有准星和照门,依照抛物线来计算弹道,精度很高。

多数的红夷大炮长在3米左右,口径110-130毫米,重量在1吨以上。

而明朝获得的第一门红夷大炮也不是正常的贸易渠道买入,而是通过打捞沉船的防守取得。

实际上,在夷人向大明输出佛朗机炮的时候,西方就已经出现了红夷大炮这种前装加农炮,只不过在当时这种火炮制造艰难,所以数量不多。

而且,因为射程、威力上的优势,所有西洋国家也有意向大明等国隐瞒这种武器,更不会和大明进行交易。

最初的红夷大炮应该是明万历四十八年,时任肇庆推官的邓士亮在广东沿海沉没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商船“独角兽号”打捞上来的22门,根据与当时欧洲火炮标准的对比,红夷大炮原型之一就是英国的舰载6磅、12磅、18磅前装滑膛加农炮。

但也有一些史料记载,明朝似乎在更早的时候其实就已经获得过红夷大炮,是从被当作海盗、倭寇击沉的小股荷兰舰队里打捞上来的荷兰舰炮,或是在菲律宾的西班牙殖民地铸炮的工匠带来的“吕宋炮”。

魏广德不知道这些细节,可在一些游览胜地看到的古代火炮文物,加上看到过的一些军事文章,也知道“身管比”这个名词。

衡量身管长度和口径大小时,要特别注意“身管长/口径”的比例,简称身管比,身管比大,则初速高,射程越远。

魏广德到了工部找到朱衡,把自己的诉求说了下。

“你说的这个大炮要多大?善贷,时间这么紧,我可不敢保证能按时把东西交给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徒儿下山祸害你七个师姐去吧叶青云林秋月的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 你也配救世? 徒儿下山祸害你七个师姐去吧 离婚后她携崽失踪季总疯了 离婚后她携崽失踪季总疯了黎音季川小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黎音季川离婚后她携崽失踪季总疯了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离婚后她携崽失踪季总疯了黎音季川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完整版 离婚后她携崽失踪季总疯了黎音季川的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 离婚后她携崽失踪季总疯了 兵符召唤玉玺霸主横扫万族陆云凌雪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