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家兄朱由校 > 家兄朱由校 第两百三十一章 率先中兴的大明财政

家兄朱由校 第两百三十一章 率先中兴的大明财政(2/2)

目录

    不过要抄家,也得弄出一些罪状才行。

    “必须得让万岁对这群家伙不耐烦……”魏忠贤微微一眯眼睛,而朱由校也摆手道:

    “行了、你退下吧,客巴巴留下就行,司礼监的事情你得多上心。”

    “是……”魏忠贤当即跪下谢恩,随后带着司礼监的太监离开了御花园。

    在他离开之余,客氏也开始对朱由校笑道:

    “万岁、这婴儿娇弱,得在宫中静养才行,在外面踏青还是早了些。”

    “嗯……到也是。”朱由校也有弱点,对于从小照顾他的乳母客氏,他还是比较听取意见的。

    “万岁、皇子皇女的照顾,还是由臣妾亲自来吧。”

    张嫣见客氏想要照顾自己的骨肉,瞬间变对朱由校提出了不同的建议,而旁边的慧妃虽然不敢得罪客氏,但也一脸的不情愿。

    客氏见状,心中有些不悦,但面上还是对朱由校露着和善笑容道:

    “万岁,奴婢照顾您长大,手艺如何,您是最了解的,殿下和慧妃虽然为人母,却不一定有奴婢熟练。”

    “倒也是……”朱由校想了想,确实相比没有照顾过孩子的张嫣二人,客氏照顾孩子更为熟练,于是他对张嫣劝说道:

    “宝珠、绿萝,你们和客巴巴一起照顾燃儿和淑娥吧,正好学学怎么照顾孩子。”

    “这……”张嫣微皱黛眉,有些不情愿,但还是碍于朱由校的面子点了点头,至于旁边的范慧妃就更不敢说什么了。

    “……”瞧着她们吃瘪的模样,客氏心中冷笑,却又在下一秒笑着和朱由校聊起了其他的事情。

    只是在他们聊着事情的时候,外廷文华殿内的气氛却死寂一片。

    一个小小的文华殿,居然分出了阵营对立的九个队伍。

    东林、齐王、阉党,还有曾经的齐楚浙宣昆……

    这些各自依附不同人物的朋党、乡党聚集在一起,往往一件事要落实,还需要浪费半天口舌,打上数天嘴炮。

    这样的党争局面,严重的拖拉了大明行政速度。

    作为内阁首辅的叶向高只觉得眼下的局面,比当年赵南星针对浙齐楚三党京察所产生的党争还麻烦。

    三足鼎立的局面一旦形成,哪一方都吃不下另一方。

    但眼下的局面比三足鼎立可麻烦多了,齐楚浙宣昆勉强算一派,组织松散的东林也勉强算一派,而齐王党和与它眉来眼去的阉党表面一派,实际却是两派。

    四方逐鹿的格局,还得加上其他大大小小的乡党,以及大量无党官员。

    这样的局面,别说叶向高了,便是把张居正和高拱、严嵩喊来,估计这三人也是一眼黑。

    大明的官场,还从来没有这么乱过。

    “南直隶户部尚书李长庚尚书,二月初十、扬州发生地龙翻身,南直应天府苏、松、凤、泗、淮、扬、除州等处同日地龙翻身,其中扬州倒卸城垣三百八十余垛,城铺二十余处,死伤三千余人。”

    文华殿的后殿、主敬殿内,叶向高头疼的说着南直隶发生的地震事件,而闻言的内阁诸多阁臣没有一人发言。

    唯一一个欲言又止的,还是孙承宗。

    但不知道为什么、话到嘴边,他却又憋了回去。

    瞧着这一幕的杨涟冷哼一声,当即又犯了老毛病,弹劾道:

    “地龙翻身,当地官员应当调常平仓赈灾,而不是上疏请朝廷拨发钱粮。”

    “南直隶也难,先是赈济山东,又是……”宣党汤宾尹试图说好话,但却被杨涟怒怼道:

    “难?自秋收以来,南直隶数府之地截留了多少粮秣?截留粮秣如此之多,难道还养不活自己吗?”

    “咳咳……”忽的、这个时候崔呈秀咳嗽了起来,并说道:

    “南直隶的官员手中自然有粮秣,但朝廷眼下富裕,拨发钱粮也不是难事,况且每年南直隶都会遭遇龙挂,官员们也是为了龙挂做准备。”

    “如果是这样反倒好了!”杨涟不仅怼了汤宾尹,还立马怼了阉党魁首的崔呈秀。

    谁都知道、自从崔呈秀前往了南直隶,执行魏忠贤口中所谓的“厘清盐课”后,南直隶便有大批官员投靠了阉党。

    这次不愿意拨常平仓粮的官员中,除了宣党和昆党,还有的便是阉党。

    这也是为什么这三党平日里掐的死去活来,此刻却一起为南直隶官员脱罪。

    “你……”

    杨涟还想说什么,但此时主敬殿外却响起了脚步声。

    众多文臣向殿外看去,随后便看到了魏忠贤手持圣旨,带着王体乾和十余名司礼监的太监走进主敬殿道:

    “传万岁旨意,调内帑二百万两银子、六部五寺三百万两银子,京通二仓调粮八百万石一同押解五军都督府。”

    “荒谬!”听到这话的汤宾尹、顾天峻等人当即站了起来,并正言厉色道:

    “眼下南直隶遭遇地龙翻身,五军都督府又有御马监供应,何须六部五寺拨发银两?”

    “这是万岁的旨意……”魏忠贤懒洋洋开口,并在说完后对叶向高作揖道;

    “叶阁老,传万岁旨意,太仆寺从即日起归五军都督府节制,田亩草场一律划给五军都督府。”

    “……”

    一时间、无人出声。

    这并非是害怕朱由检或者朱由校的报复,而是群臣对这件事情的语塞。

    他们知道皇帝要对付文臣,但是没想到要对付的那么着急,莫不是以为有了兵权就能为所欲为了?

    只是在这种时候,并没有人想着怎么对抗皇权,而是都在打量四周诸党魁首的表情。

    齐党魁首顾秉谦和阉党魁首崔呈秀就不必说了,早就被他们视为皇权的鹰犬,贪生怕死的走狗。

    因此他们在看的、无非就是齐楚浙宣昆、东林等诸党的魁首和臣工。

    晚明党争虽然因为朱由检的乱入,没有让东林党提前发挥出党同伐异的政治观点,但就政坛上的事情来说,现在这六党魁首脑中所想的都是一件事……

    “与此等虫豸治国,无异于羊入虎口,必须先发制人,将这群虫豸击垮才能恢复当年文臣治国的盛况。”

    想到这里、六党魁首脸色阴晴不定,而在人群之中的杨涟也是不知道该怎么说。

    他倒是相信朱由检可以让大明中兴,但随着朱由检的革新,他忽的发现,朱由检所想的革新和他所想的革新是两码事。

    杨涟所想的革新,是恢复到仁宣之治、弘治中兴的那种文臣团结治国的景象。

    但问题是、团结起来的文臣所代表的就是被压制的皇权。

    再看朱由检的所想,说白了就是文臣好好治理内政,不要干涉边事,也不要贪赃。

    一旦干涉边事,贪赃枉法,那么朱由检就只好大棒招呼了。

    说白了、朱由检心底也根本就不把晚明的这档子文臣当人,要不是燕山学子还没有出山,他才懒得和文臣演戏。

    朱由检现在算是有些理解为什么南明内斗的那么厉害,而不去管清军的原因了。

    用后世的眼光和上帝视角来看,大明都快完蛋了,你们还在那里内耗,削弱汉家子弟的整体力量。

    结果用当事人的视角来看,大明都快完蛋了,你们这帮人还在瞎搞,我不把他们搞掉,大家都得死。

    朱由检虽然知道历史走向,但现在的历史走向已经变了,他根本不担心有异族入关。

    他现在要做的是帮助大明百姓渡过小冰河大旱,然而就以复辽一战中文官们的骚操作来说,他要帮大明百姓渡过小冰河大旱,第一手要做的就是把这群拖后腿的家伙干掉。

    或许他隐藏的很深,但当杨涟清楚了他的想法后,整个人就陷入了矛盾之中。

    朱由检一直都在击垮他所谓东林执政,天下太平的幻想,但他一直也没有放弃这个幻想。

    这也就是为什么从复辽一战结束后,二人关系渐行渐远的原因。

    或许他们还会帮对方说话,但说话的前提是为了大明往好的方向发展,而不是为了所谓的情谊。

    “太仆寺之事……”

    沉寂许久后,叶向高终究还是硬着头皮开口道:

    “还是等下次常朝再议吧……”

    他一开口,所有人脑中紧绷的弦便松了下来,毕竟他们已经没有几张牌可以打了,而朱由检和朱由校这两兄弟还在抢牌。

    他们的牌越多,文臣手里的牌就越少。

    正如眼下、随着手里的牌变多,即便朱由检不开口,朱由校在朝局上的手段也变得越来越强硬了,而与之相比的文臣反而越来越怯懦。

    他们也知道一步退、步步退,最后只能等着朱由校百年之后,才能谋求下一个机会。

    封建王朝革新的最大阻碍,并非是文臣和士绅豪强、而是代表皇帝驾崩的人亡政息。

    能贯彻先皇的政策执行的皇帝,古往今来都是极少的,因为当人执掌了权柄后,新的执政者总会自作聪明的认为自己的政策更好。

    如汉之宣帝、元帝,隋之文帝、炀帝,宋之哲宗、徽宗……

    人亡政息的事情发生太多了,能极大继承政策的,比如继承了李世民政策的李治就干得不错,至于大明……

    就政策来说,明代是真正的人亡政息,每一代皇帝都很少能坚持上一代皇帝的做法,都要玩推翻。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推翻,才让文臣一步步变得强大。

    现在的他们没有太多牌去对抗皇权了,文臣内部分裂太厉害,在没有整合出力量前,聪明人只能选择蛰伏。

    因此、朱国祚等人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魏忠贤轻蔑扫视他们一眼,随后带着司礼监太监离去的背影。

    望着那背影,有的人开始意识到了文臣集团即将倒塌,立场开始摇摆不定,还有的人则是准备蛰伏。

    这其中、便包括了朱国祚、沉潅、赵南星等人。

    朱国祚望着魏忠贤的背影,眼神闪烁了几下,随后嘴角忽的挂上了笑意:

    “齐王、你做初一,就别怪我做十五了……”

目录
新书推荐: 人在不良人,重生开始争霸天下! 七零小妻被撩腹黑军官红眼失控于向念程景默的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 七零小妻被撩腹黑军官红眼失控 海贼之传奇家族 盘龙之亡灵主宰 华娱从带资进组开始 邪神招募,开局召唤奈亚为仆 官路浮沉 徒儿你快下山吧师父顶不住了李成王雨寒 他提离婚我爆瓜婆家人全慌了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