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家兄朱由校 > 家兄朱由校 第两百八十二章 兴京城的垂死野猪

家兄朱由校 第两百八十二章 兴京城的垂死野猪(2/2)

目录

    三年的装备更迭,充足的军饷和饭食,让明军各都督府的战斗力都极大的提升,尤其是东军都督府。

    这次的扫北除了他们这一路,还有建州县的卢象升一部。

    全部加起来,总共兵力是四万两千余人,不过卢象升那一部主要是缓慢行军,吸引辉发城岳托的注意。

    倒是他们这一部,说是羊攻,但羊攻能不能打成主攻还得看他们自己。

    所以、熊廷弼这厮的想法还是把羊攻打成主攻,最好是先把信州城站打下来。

    他之所以这样想,不是因为想要捞功劳,而是因为山东灾民。

    从朱由检下令开始,山东灾民的不断迁移,导致了辽东的人口开始北移。

    眼下辽东人口已经突破五百万,而按照山东报来的灾民数量,或许年底辽东人口就能达到六百万人。

    大量人口进入辽东,除为辽东地区补充了劳动力,进行了大规模垦荒外,还将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工具、新物种带入了辽东。

    以河南移民为例,河南人到进行垦荒后,并没有听从辽东当地官员和农民的话,而是自己摸索着种植各种作物,最后搞成了第一年简单开荒,然后种荞。

    第二年深耕,焚烧野草、秸秆后种麦。

    到了去年,已经来到辽东第三年的诸多河南人,已经开始种粟了。

    今年春种已经开始,而他们在见识到了镇江一带朝鲜移民种植水稻后,更是将辽东传统种麦、粟、蜀黍的手段摒弃,开始大规模的放水入田,种植水稻。

    在他们之前,基本没有辽民知道,辽东这地方还能种植水稻。

    不仅如此、他们知道如何审定土地的干湿,区别作物的种子,使得地力不虚耗,秋获时尽收美满之结果。

    伴随着这些先进生产种植技术和新作物品种的传播,外来移民使得辽东地区作物产量提高,品种日渐丰富,农业亩产也开始逐步提升。

    只是由于消息的闭塞,尽管一些河南饥民和北直隶的移民在尝到了黑土地好处后,写信回寄给家乡人,家乡人却依旧保持怀疑态度。

    这样的怀疑,加上朱由检降低了迁移辽东之后的粮食标准,导致了地方迁移困难。

    不过熊廷弼还是选择相信百姓,别的不说、只要他们打下信州城,那么信州城到长城这数千万亩平原都可以得到开发。

    因此、熊廷弼才选择从贾道站出征,因为贾道站以南的数百万亩平原地带,已经迎来了他们新的主人,山东的近二百万饥民……

    想着逐渐繁荣的辽东,熊廷弼脸上的笑容也止不住,而孙应元见状则是聊起了羊攻的事情:

    “这次我们这路兵马,三万六千多人,六百余门五斤炮,二百余门十斤炮。”

    “按照老奴的性子,他恐怕会让莽古尔泰抛弃信州城站。”

    “也不一定。”熊廷弼摇了摇头道:

    “老奴的兵力具体恢复了多少,我们目前只能根据之前锦衣卫的消息来判断。”

    “现在锦衣卫的消息断了之后还没有续上,具体的建虏兵力或许应该多算一些。”

    “我估计他们真虏的数量已经恢复到了五万左右,加上一些北虏和少量的汉卒,八万多人是有的。”

    “这么多人,他们养得活?”孙应元略带疑惑,毕竟在他看来,建虏不可能养活那么多人。

    只是他的疑惑,却被熊廷弼一句话给堵住了。

    “若是不计十几万被强迁百姓的死活,并且他们效彷河南灾民一样一年种荞,二年种麦,三年种粟,你觉得他们能在短时间开垦多少耕地?”

    “这……”孙应元微微迟疑,而熊廷弼则是摇头道:

    “我估计,就算开垦数十万亩也不在话下。”

    “那些被强迁的百姓,恐怕也是凶多吉少……”

    ——————

    “额啊!

    !”

    当熊廷弼感叹的同时,与他预料的一样,距离他五百多里外的乌拉城外,一片广袤的耕地赫然出现在了这块平原之上。

    一些已经开发完全的耕地上,正站着一些忙着春种的女真人,而往外看的话,耕地边际则是被人草草理清了树根、掘起了石头,种上了荞。

    种植荞的耕地往外,则是一群在砍伐树木、清理树根,掘出石头,骨瘦如柴的一群汉人。

    他们面颊凹陷,四肢瘦弱而腹部肿大,活脱脱类似插画之中的恶鬼,数量只有不到三千人。

    在他们的旁边,是举着鞭子的两黄旗旗丁,而他们的数量只有十来人。

    以十来人看守三千人,这听上去简直不可思议,但却是真真切切的发生在了这乌拉城外。

    漫长的冬季结束,在明军没有发动北伐前,努尔哈赤他们就不可能停下开垦田地,耕种田地的速度。

    这不到三千的汉人,还是努尔哈赤强行命令黄台吉在入冬前,命人带到乌拉城的。

    只是一个冬季,他们就已经暴瘦数十斤,有的人甚至活生生的饿死、累死在了开垦地上。

    而他们的尸体,往往是被看守的旗人派其他汉人就地掩埋,成为新耕地中的肥料。

    乌拉城外的几十万亩耕地上,形成了差异极大的两极画面。

    一边是没有人催促,自己干活的旗丁,另一边则是被劳累如恶鬼的汉人,令人唏嘘……

    “这批汉人也要用完了,汗阿玛,不如再找黄台吉要一两万吧,他北面开垦的速度太慢了。”

    当野蛮的语言出现,阿巴泰对着自己身边坐在轮椅上的努尔哈赤开口提议,而这一画面十分诡异。

    努尔哈赤的境况让人有些心里发憷,此刻的他虽然坐在轮椅上,但浑身骨瘦如柴,浑然没有了三年前入辽时的风采。

    他的腿部遭受重创之后,站立便成为了一件难事,不得不依托拐杖来走路。

    本以为这样也就算了,但似乎是医疗手段过于野蛮,导致了他的腿每到雨季都会疼痛难耐,让他食不下咽,暴躁如狂。

    长期维持这样的暴躁,让他对汉人深恶痛绝,不断地压榨汉人,在短短两年时间活生生累死十几万汉人,才开垦出了这四十余万亩耕地……

    望着眼前的耕地,努尔哈赤难得压住了腿部的不适感,冷静的分析着一切。

    从去年入冬前黄台吉向他上疏,明军有可能会以科尔沁为目标扫北,然后谋求包围大金,最后全歼后,努尔哈赤就开始布置了起来。

    即便已经半截身子入土,但努尔哈赤的脑子还能运转,他还能判断出明军会怎么打科尔沁。

    为此他做出了一系列的应对方式。

    首先就是加强乌拉城外围城池的兵力,派出了一直内斗不断的代善和莽古尔泰、岳托等数人,留下了最不可能成为大汗的阿巴泰。

    这么一来、即便他的权威不如以前,也不至于有人敢于违抗他。

    人能感觉到,他似乎活不长了,兴许死亡也就在这几年的时间。

    他最想做的,是在死前保证大金的安稳,并且选出一个合格的大汗,不让大金在他死后快速灭亡。

    他中意的人选,实际上一直都没有改变过,而对方也一直没有让自己失望。

    这个人是黄台吉,而对于他在上京所做的一切,努尔哈赤都看在了眼里。

    三年的时间,把手下兵马从一万多人拉到两万六七的程度,不得不说他的有些手段让努尔哈赤刮目相看。

    只是只有这点兵力,依旧不能稳妥的让他成为大汗,原因也很简单。

    黄台吉手下的人,除了六千多人的两白旗外,其他两万人都是汉人和蒙古人。

    就这件事情,他膝下的诸多贝勒和贝子没有少嘲笑他。

    或许他们都认为,被派往上京的黄台吉,实则就是被流放的家伙。

    他们或许不会想到,派往上京是努尔哈赤保护黄台吉的一个手段。

    除了黄台吉,努尔哈赤看不上其他的子嗣。

    想到黄台吉,努尔哈赤用虚弱的声音下令道:

    “下令、调阿敏前往上京,归黄台吉节制……”

    “告诉黄台吉……科尔沁的事情,由他来操办……”

    “如果明军真的攻打科尔沁,最好是吞并科尔沁后返回上京……”

    努尔哈赤说话很费力,而阿巴泰闻声也如努尔哈赤预料的一样,没有表露出什么不耐烦的神色,而是应下后转头吩咐其他人,派快马去通知黄台吉、阿敏。

    努尔哈赤对此很满意,而对于南边的安排,他也拿出了章程。

    “派人告诉代善,让他接管亦东河城,再命莽古尔泰带两蓝旗的兵马,绕过辽河南下,前往大宁叩关……”

    “一旦……一旦明军回援……立马带兵绕路返回兴京……”

    “如果明军没有……就劫掠大宁,为我们积攒足够过冬的粮食……”

    “汗阿玛,我知道了,您好好休息吧。”阿巴泰说着,而努尔哈赤也满头大汗的靠在了轮椅上。

    显然、又有一场雨要来了,而他也再无力压制腿部的疼痛……

目录
新书推荐: 全民逃难闹饥荒,我有物资爆满仓 全民逃难闹饥荒我有物资爆满仓 军婚夜,病弱美人被首长按墙诱吻 全民逃难闹饥荒我有物资爆满仓宋宁谢临洲小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宋宁谢临洲全民逃难闹饥荒我有物资爆满仓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全民逃难闹饥荒我有物资爆满仓宋宁谢临洲的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 全民逃难闹饥荒我有物资爆满仓宋宁谢临洲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完整版 全民逃难闹饥荒我有物资爆满仓宋宁谢临洲 全民逃难闹饥荒我有物资爆满仓 我是高手我怎么不知道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