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家兄朱由校 > 家兄朱由校 第四百四十一章 心慈手软洪督师

家兄朱由校 第四百四十一章 心慈手软洪督师(2/4)

目录

    “这守土二字,便占据了其中六十余万兵马。”

    “只是若真的讨论起来,关外只需要不到十万兵马就能守住,但眼下的局面里,关外的守军实际上达到了七十个营,二十余万人。”

    “这其中,防守漠北虎兔墩的只有不到二十营,剩下五十个营,都是对建虏防守的。”

    “因此,建虏不灭,这五十个营就不能摘出来。”

    说到这里,孙传庭看着那群衣衫褴褛的工人,眼中露出不忍:

    “这样的局面,即便是我,或许也会暂时不管饥民,而率先灭了建虏。”

    “若是天启七年的时候灭了建虏,那国朝这些年可以省下两千多万两银子,每年剩下五六百万两银子。。”

    “但这样,那山陕两省那一年的百万饥民……”周肈皱眉,不忍抢答。

    “会死……”孙传庭长呼一口气:“但灭了建虏,每年能多拿出五六百万两来赈灾。”

    “就不能停了对外的征战?”周肈不解。

    “停了对外的征战,那国朝才是真的狼烟遍地……”

    孙传庭很清楚,对外征战、对内赈灾,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爹,为什么?”

    坐在孙传庭怀里的孙秉文抬头看向了自家父亲,而孙传庭虽然觉得现在和自家儿子说有些早,但他还是耐心解释:

    “对于一个王朝的初期来说,因为前面乱世导致人口凋零,地多人少下,自然要在外部没有威胁的时候停止战争,老老实实休养生息。”

    “可是眼下国朝不是初期……”周肈怀着沉重的心情对孙传庭的话回答,紧接着抬头看向了远处的工人。

    孙传庭微微颔首表示认可,并攥紧了缰绳:

    “国初地广人稀,因此要休养生息,而当国朝发展到鼎盛的时候,一般便是土地兼并最严重的时候。”

    “实际上,土地兼并一开始就存在,只是因为一开始百姓的数量不多,因此即便贵族兼并了土地也没有什么问题。”

    “但随着王朝鼎盛到来,百姓数量变多,而大量土地在少量贵族手中。”

    “这种时候,就需要君王施展手段来缓解土地兼并。”

    “不管是对外征战,还是对内打击豪强,这都是必要的手段。”

    “所以我们是鼎盛时期,对吗爹?”孙秉文抢答,但他的问题把孙传庭和周肈都问住了。

    尽管世人皆说眼下是天启盛世,但实际上是不是盛世,他们这群官员最清楚。

    眼下的大明,许多省份的土地兼并依旧严重,齐王主持的开疆拓土,看上去确实打下了倍于两京十三省的疆域,但问题在于,这些地方并没有得到开发。

    泰宁三府、朵甘、瀛洲、琉球府、小西洋、南昆仑、南州、旧港、交趾……

    这一长串的地名确实代表了上千万平方公里的疆域,可那又如何?

    在这上千万平方公里的疆域里,只有不到四亿亩耕地,而且其中还有两亿多属于印度厮当的就藩地。

    实际来算,朱由检给大明这一亿三千多万百姓扩充的实用土地,只有泰宁三府的那上亿草场和瀛洲、旧港的上亿亩耕地。

    这点草场耕地,只能缓解土地兼并,让矛盾在以后爆发。

    如果疆域不扩大,即便是这么多耕地草场,也只能为大明续命几十年罢了。

    想要一直为大明续命,就得一直开拓出实用土地。

    朱由检搞农业拖拉机就是因为他要把东北和海外的无用土地变成实用土地。

    至于为什么朱由检把印度厮当的两亿亩耕地发给诸藩,也是从实用的角度来考虑的。

    就藩地有没有必要发给诸藩?在孙传庭看来是有必要的。

    诸藩上交的数千万亩本土耕地,换来了两亿多亩印度厮当的耕地,明面看上去朝廷亏了,但实际上朝廷是赚了。

    大明没有那么多精力来控制印度厮当,分封藩王过去,以大明的宗藩体系来说,藩王所处的地方,便是朝廷的疆域。

    藩王为了自己的藩国,必然会出足够的力量来弹压当地土人,进行人口迁移。

    宗藩宗藩,一旦藩王在当地站稳脚跟,汉人数量逐渐增多,那朝廷就完全可以靠着贸易来获取自己需要的资源。

    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印度厮当最后依旧是大明的疆域,这是不会变的。

    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防止迁移过去的汉人蛮夷化。

    但这个问题,就需要藩王自己来“赶苗拓业”,巩固藩国国祚和民族血脉了。

    印度厮当的诸藩等同是大明的充电宝,上面土人种植的粮食会低价输入大明,而土人的暴乱则是靠藩王镇压。

    大明自己是控制不了那么大疆域的,最少未来三十年不太可能的,因为就连两国连接处的东吁缅甸,都需要几十年,大明才能顺利消化。

    旧港、三宣六慰、瀛洲、南州、交趾……

    把这一圈消化完,基本能为大明续命百年,也仅仅只有百年,并且这续命百年的前提是,大明不能出昏君。

    也就是说,百年时间,大明最少需要出三代明君。

    眼下的朱由校算不算明君?

    自然能算,但这是在朱由检操持朝政的情况下。

    朱由校眼下虽然不过二十六岁,但按照嘉靖、万历来算,他也顶多再操持朝政三十年,而太子朱慈燃,据孙传庭了解,实际上并没有展现什么明君该有的特征。

    哪怕朱由检能帮朱慈燃操持政务,但朱由检能活多久?这个问题孙传庭不敢想。

    朱由检的工作量他是知道的,堪比嬴政加李世民加朱元章三人合计的工作量。

    这三人的寿命,最长的也不过就是朱元章,而朱元章活了六十九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洪荒:人在截教,努力就能变强! 小村美色陈二柱吴清羽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完整版 一品女官升职记 小村美色陈二柱吴清羽的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 变身美少女,从恋综开始惊艳全网 小农神医乡野逍遥 御兽:怪谈副本,开局我是懒大王 小农民的春天陈二柱吴清羽小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小农民的春天 长生:从观照妖魔开始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