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家兄朱由校 > 家兄朱由校 后记(十七)武狩极盛

家兄朱由校 后记(十七)武狩极盛(2/2)

目录

    五月,大明与齐国的发电站基本淘汰第三代发电机,齐国电力开始走入乡村,大明则是完成了城市电力建设。

    同月,武狩帝前往大定宫避暑,武狩帝帝命太子监国。

    六月,大明铁路里程突破十五万公里,齐国八万公里,而此时欧洲还未解决蒸汽火车的压力问题。

    七月,普鲁士公爵腓特烈向神圣罗马皇帝弗朗茨一世建议整训帝国士兵,并提出了“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

    他认为,蒙古国和定国不同,蒙古国虽然也是大明宗藩体系的一员,但蒙古国人口只有八百余万,其中大部分人口都是波兰人。

    如果帝国能进军蒙古国,并策反当地的波兰人,将战场放在蒙古国境内,不断掠夺物资带回国内,那帝国的实力将在长期拉锯战中被增强。

    然而,他的建议没有得到弗朗茨一世的认可。

    多对此,腓特烈认为奥地利已经衰败,只有普鲁士才能带领普鲁士人民抗击大明。

    此时已经是腓特烈继任普鲁士公爵的第十八年,在过去的十八年中,他积极对普鲁士进行改革,将重点放到了教育、军事、经济上。

    对于主管国内事务的政府机构,腓特烈对该机构进行了许多改革。

    这些改革总的来说,主要是建立一些新的职能型政府部门,以代替全能型的总理衙门,加强对部门经济的领导。

    在绍庆二十年到武狩六年之间,他先后建立了工商部、军事管理部、财务关税部、矿业冶金部、林业部等新的职能型部门。

    这些部门使得普鲁士拥有了一个体系健全的政府经济部门,加强了对经济工作的统一有效领导。

    其次,腓特烈很早就注意到了,欧洲之所以无法研制出后膛枪,主要原因在于火帽和冶金技术不达标上。

    所以他因地制宜,采取不同政策促进采矿业和冶金业的发展,同时大力支持国内的二百余名中外学士对火帽的成分进行研究。

    为了加强对普鲁士重工业的开发和领导,腓特烈还成立了普鲁士矿业部。

    他指示该部门的负责人海尼茨制定重组和扩大普鲁士制铁工业的计划,并拨出足够的财政来用于扩大和改善采矿业和冶金业。

    除此之外,他从牛顿对查理二世的一些建议中看到了粮食对于眼下欧洲的重要性。

    在欧洲各国严重依赖大明宗藩进口粮的局势下,他出行政策限制粮食进口,并开始对普鲁士的农业进行深层次改革。

    他利用手中的军队,将普鲁士国内的农奴制废除,并不断鼓励移民,扩大普鲁士王国的生产者队伍。

    在他过去统治普鲁士的十八年时间内,普鲁士一共新建了三百余座农民村落,有二十余万农户移居普鲁士。

    这些移民除随身携带了大量实物外,还带来了他们的技艺。

    对于这些移民,腓特烈也积极减免赋税、免服兵役等措施优待移民。

    在居民增加后,他开始大力兴修水利,开垦荒地,扩大国家耕地面积,使得普鲁士的农业环境蒸蒸日上。

    最后,他还对军队进行改革,彻底效法定国等大明藩国,在发展军备工业的同时,改组骑兵和炮兵的训练方式,严明军队的军纪和完善军队的战略战术,。

    在他的改革下,普鲁士的国力在不断提升。

    截止武狩六年年底,普鲁士拥有常备军六万四千人,两千三百余门加农炮、三百门臼炮和一百二十门榴弹炮,全军装备燧发枪和米尼弹,以及可以随时征兵四万,全军装备的四万军备武器。

    因此,此时的普鲁士并未因为大明插手欧洲政治格局而变得弱小,而是在神圣罗马帝国多次动荡中不断强大。

    在弗朗茨一世拒绝他的提议后,他已然明白神圣罗马帝国距离倒塌之日不远,开始积极备战。

    武狩七年五月,德阳郡国与周国争端再起,蜀国加入其中。

    这场争端很快从一个郡国和一个王国发展成为两大王国的争端,其中周藩与蜀藩背后的诸多郡国纷纷卷入其中,被迫站队。

    得知消息,武狩帝下旨呵斥诸王,并对他们限制一年移民流入。

    两方虽然迫于国朝的压力停止明面上的争斗,但暗地里的争斗却从未停止。

    武狩八年三月,波斯三省与天竺四省再度爆发土民叛乱,户部尚书周栋认为是当地资源分配不均导致,并列举了当地的资源分配情况。

    在他的奏疏中,拥有六千多万庞大群体的土民只占有七省不到十分之三的资源,而国民占据七成有余,这是主要矛盾。

    周栋建议分发生产资料给土民,以此来安抚他们,不过被内阁驳回。

    同月,武狩帝派太子朱简焕、西军都督李守弼出征平叛。

    同年九月,英国国王乔治二世因为清晨大便时用力太猛,引起夹层动脉瘤破裂而猝死,乔治三世继位。

    武狩九年五月,七省叛乱被平,武狩帝下旨犒赏平叛大军,西军都督李守弼得以复秦国公爵,这也是绍庆、武狩年间唯一的公爵。

    同月,武狩帝着太子朱简焕、秦国公李守弼留守波斯三省,力求恢复战前状态。

    七月,留守波斯三省的太子朱简焕开车撞入民宅,致一户波斯土民毙命,波斯土民前往临时太子府讨要说法,被朱简焕下令开枪击毙。

    此举引起了波斯土民的不满,秦国公李守弼也上疏武狩帝,请调太子回京。

    然而,不等李守弼等到京城的消息,七月十七日波斯土民火烧太子府,朱简焕驾车出逃,土民复叛。

    尽管李守弼在之后镇压了叛乱,但波斯三省对太子朱简焕仇恨已深。

    朱简焕请秦国公李守弼不要上奏,但李守弼依旧将此事上奏,因此遭朱简焕忌恨。

    消息传回京城后,武狩帝大怒,命东宫营守将李黄来押送太子入京。

    十月,朱简焕被押送回京,武狩帝罚其俸三年,并将其禁足东宫。

    武狩十年五月,秦国公李守弼将波斯三省叛军彻底平定,武狩帝召其回京述职。

    六月,潞王朱仲枨在潞国国都长沙(孟买)修建听音堂,并在同年十月在听音堂开办自己的音乐会,到场者两千余人,其中身份最崇高的则是晋王朱慕煊。

    八月,大明南州苍梧县阍禾镇农民朱芳存私制龙袍,自称为齐文王流落在外的私生子,并自号文帝。

    一个时辰后,被两衙役破门缉拿归案,流放单于府植树三十年。

    同月,英国富兰克林担任首相,英国进行中式改革,除宗教外,全面效仿大明与齐国。

    武狩十年二月,出生于苏格兰的瓦特考入牛津大学。

    同年七月,“明齐”海底电缆铺设完毕,两国实现了电报通讯。

    同月,武狩帝再次下调电费,将一度电价格降至五文钱,而此时齐国的电费价格是一度电三文钱。

    武狩十一年正月初一,户部尚书周栋上疏,言“国朝人口已破九亿,而齐国破三亿矣。”

    此外,周栋还上疏了永国、瑞国、陈国等昆仑、中东七国发现大量石油的消息,并建议定价采购七国石油。

    正月十五,根据齐国送至户部的文册,周栋再度上疏,庆贺国朝岁入突破三亿明两。

    二月初一,武狩帝身体抱恙,休养于乾清宫中,命嫡次子吴王朱简炡监国。

    由于朱简炡未出阁时的老师便是首辅李子任,因此二人在监国期间配合不错。

    不过这消息传到东宫后,被禁足的朱简焕心生忌恨。

    此前朱简焕便已经监国过数年,因此有自己的党羽。

    当吴王监国的消息传开,太子府群臣整日奔走于东宫。

    这样跋扈的行为,让正在养病的武狩帝不喜,三月初五时更是直接派人斥责朱简焕“常生事端”。

    三月十七,得知大明储君问题的齐王朱伯沐向乾清宫发电报,劝诫武狩帝如果要废太子,那务必早做准备,并且要先从东宫官员着手。

    不过对此,武狩帝显得十分犹豫,他并不想破坏大明已经传承数百年的嫡长制度,但这也给了朱简焕机会。

    得知齐王劝皇帝废除,太子朱简焕心中不安,只能派东宫营参将李黄来、锦衣卫都指挥使骆常宫在京内外联络太子府官员。

    此后数月,李黄来先是说服京城周边的宛平营、大兴营、昌平营、天津营等八营,又私底下前往沈阳说服经东宫提拔的东军都督张炳忠。

    六月末,李黄来带着张炳忠的投诚信返回京城,朱简焕闻之大喜。

    不久,锦衣卫都指挥使骆常宫说服南军都督罗辅,以及上直各省的部分总兵,因此朱简焕决定逼宫。

    他将逼宫的日子定在了八月十五中秋那一天,并让骆常宫警惕锦衣卫官员泄密。

    八月初,朱简焕先是上疏向百官、百姓及武狩帝认错,解除禁足,之后又常居东宫读书练字,武狩帝见状心中高兴不已,认为此次禁足颇具成效……

目录
新书推荐: 华娱从带资进组开始 邪神招募,开局召唤奈亚为仆 官路浮沉 徒儿你快下山吧师父顶不住了李成王雨寒 他提离婚我爆瓜婆家人全慌了 他提离婚我爆瓜婆家人全慌了贺夕颜萧墨寒 诸天莽荒:从上古真仙开始 穿越七零俏军嫂闷声发大财唐菀陆怀景 唐菀陆怀景 七零娇娇军嫂搬空仇人钱财养崽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