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万历佑明 > 第四百九十二章 夺权贵利

第四百九十二章 夺权贵利(1/2)

目录

万历十五年正月底。

麻贵在平台面圣后,就正式带着从京营和天子亲军卫抽调出来且已集训完的兵马,浩浩荡荡往北而去。

从永平到釜山的各处驿站,已开始有铺兵撒开马蹄奔驰其间,而向各处官驿报知大军行进的情况。

同时各处官驿在闻讯后,也开始往马槽里倒草料,且开始烧火煮饭。

这是刘应节在阁期间设立的后勤体系,将大量灾民流民编为驿兵,代替驿站民之役,而驿兵负责在各处驿站于战时给路过的大军做饭备草料,同时传递讯息,而平时则承担官民邮寄服务,而对民众自然是收费的,以补驿站之花费。

如此一来。

军队就可以边行军边获得补给,不用等粮草运来再走,可以加快时间赶到釜山,然后再去东瀛,于东瀛开始携带大量野战用的粮草。

至于开放驿站邮递功能开始服务于民众,则是因为大明眼下早已废除路引制度,且对迁移至外地的百姓予以合法身份,即住票制度,使得民众流动性加强,邮递需求也就增加。

再加上,国内民众富裕程度提高,也使得很多民众愿意花钱邮递信件和各类物件包括钱财回家里。

所以驿站开始向民众开放。

有驿站的地方就有服务羁旅的客栈与相应店铺,自然也就有大量服务人员,而俨然成集镇,有大量人口聚集,所以往往在大量军队会在这里停歇时,也会有大量过路民众在这些地方歇脚。

而在麻贵和他的大军于辽东一处驿站停歇时,这处驿站就有大量民众在购买刚开售的朝鲜铁矿的认购劵。

大明商部已决定先开发朝鲜铁矿,因为各处驿站人口聚集,所以认购劵也会在驿站处发售。

自从上一次的矿利认购劵发售让许多士民都获利不少后,许多士民已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开始知道,朝廷是真的想与天下士民一起发财,也就有不少士民开始热衷于拿出放在钱庄里或地窖里的钱,去购买认购劵。

不过,购买认购劵的主要还是士子和富户。

一是因为这个时代的信息渠道有限。

天下人主要是通过报刊与人们口头相传的方式来获取信息。

能先知道这认购劵有好处的人,肯定是权贵官宦人家或者与他们有关系有接触的人,而这些人最差自然也是有些关系的富户。

二是即便朝廷刻意让锦衣卫和官差去为百姓读报为百姓宣讲认购劵,但因为小民自身财力不足也就更加谨慎,且越是贫困的人中就越是多固执而难以被说服的,所以想要大多数庶民也参与进来,还是得等更多财富神话出现,让许多庶民能看见自己身边的人也靠认购劵发财后,他们才会愿意把自己压箱底的钱拿出来,购买朝廷的认购劵。

所以,大多购买到认购劵除了权贵官僚,就是以士子和富户为主。

但如同科举是因为庶民们亲眼目睹同族同乡的人,因取得功名而显贵,使得庶民们对科举非常热衷,乃至不惜借钱也要读书科举,甚至亲朋好友也愿意借钱助其读书科举,将科举视为人生正途一样,随着靠认购劵发财的庶民渐渐越来越多,自然也还是会带动更多庶民相信认购劵是有利可图的。

而能够使朝廷将更多国民的利益绑在对外扩张的这辆大车上。

叶阿贵就靠认购劵增收了百来两银子,而辞去了在纸坊的工作,在清江浦买了一个二进房舍,开了一家纸铺,自然他和他家人也没再住棚屋,开始住进了砖瓦房。

叶阿贵的岳父王成林也开始跟着自己女儿女婿住在了一起,帮着看铺子,没再拉纤挣钱。

王成林现在没事就爱背着手在铺子外,拦着路过的昔日拉纤好友叙旧聊天,顺带就夸夸自己女儿女婿如何如何能干,竟由棚屋直接改住带门面与后院的砖瓦房,连先进步到泥坯茅屋这一过程就省了。

这一天,春光明媚,晴空朗照,运河河面上浮光跃金。

王成林就再次背着手,嚼着茴香豆,提着一壶黄酒,在见到一拉纤回棚屋的老友任勇刚路过后,就忙拦住了人家:“老任,近来船多吗,来歇歇吧。”

任勇刚瞅着王成林把自己身后的砖墙摸了一遍又一遍,只道:“我哪敢歇,我可没您王老那么好的运气,有个会赚钱的好女婿,住的是砖瓦房,做的好买卖,还让您跟着看店,不用再下苦力。”

“说这些做什么,他也就是运气好,买了什么认购劵。”

王成林话里虽然谦虚,但脸上却满是光彩,且回屋拿了一土碗给任勇刚倒了一碗酒:“来尝尝这个,我女婿给我新买的绍兴黄酒,解解乏。”

“您还喝的起绍兴黄酒了,您现在正是福气来了啊!往年我只拉过这东西,可没喝过这东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玄士下山我师娘风华绝代陆凡苏若涵柳玲珑的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 伪像报告 后院通古代:开局秦始皇来敲门 夺舍魔尊后,我无敌都市 惊!网恋对象竟是星际最强指挥官 斗罗:修玄君七章,成慈怀药王! 山海提灯 玄士下山我师娘风华绝代 惊!农门小锦鲤,早死的夫君他活了! 高武,我进化成完美生命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