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收藏纪元 > 第81章 静在心,不在境

第81章 静在心,不在境(2/2)

目录

“这十八年以来,实在是刻不动了,就学着拓碑,很快,拓碑也要拓不动了……”

过了一阵,老人道:“在这里呆多久,不要问我,问你自己。”

老人径直把常闲带到一块平放的石碑前面。

这石碑高约二尺七左右,上面只刻了四个大字:悲欣交集。

这个词出自《宋书·萧思话传》:“凭威策懦,势同振巧,开泰有期,悲欣交集。”

但让这个词传唱开来广为人知的是弘一法师。

弘一法师如山如海,在他面前,不存在骄傲。

张爱玲的高傲人所共知,她也说假如有人能让她变得谦卑,那人只能是弘一法师。

以民国七年九月,入灵隐寺受比丘戒为线,三十九岁之前的浊世公子李叔同和之后的苦行僧弘一法师泾渭分明。

法师一生,为翩翩之佳公子,为激昂之志士,为多才之艺人,为严肃之教育者,为戒律精严之头陀。

而以倾心西极,吉祥善逝。

苦行戒律的禅师,圆寂时的偈语不是四大皆空之悟,却是悲欣交集之感。

李叔同和弘一法师在青灯下交织,何为悲?何为欣?

在这块碑前,一字排开放着拓纸、墨汁、椎包、棕刷、排笔、毛毡等拓具,排笔略秃,毛毡边缘颇有磨损痕迹,想必这些东西都是老人平日用惯的。

“先把它拓好,房中有书。”

老人一共就说了十个字,就离开了,都没提拓碑要注意些什么。

常闲不敢腹诽,他到房中拿起一本拓碑入门的书,低头看了一阵,以他如今的记忆力,不过是片刻之间就记了一个大概。

这时老人去而复返,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米汤。

看到老人一点点把米汤里头的杂米澄清,常闲知道这玩意是用来上纸的。

碑拓有一个重要环节是上纸。

为了能让碑和纸能更好地粘连在一起,一般是用清水或米汤把纸充分洇湿。

如果是讲究的拓匠,还要用沸水泡白芨煮出的胶水。

这里条件比较简陋,米汤连吃带用,最方便不过。

老人放下碗,什么交代也没有,背着手走开了。

常闲在脑子里把书里看来的流程过了一遍,就挽起袖子,做了几个扩胸运动,然后蹲了下去,准备开始动手拓碑。

拓碑的第一步,是清洗碑面。

他拿起一个大毛刷,蘸着清水,先把碑面整个刷了一遍,拂去浮土,再换成小毛刷子,扫掉字隙之间的沙粒杂草。

光是这一项准备工作,就忙活了半个小时。这还算是运气好,石碑年头不长,要是古碑的话,上头沾满了青苔,还得用火去烧干净。

有时候烧上几次,石头脆了,直接就崩裂,到时候想补救都没机会了。

说来也怪,常闲在清扫的时候,脑子里的杂念确实少了一些。

看来当一个人全神贯注之时,确实不容易走神。

打扫完古碑,常闲从旁边拿起一张纸,老人已经裁好了大小,恰好比碑面大上两圈。

他拿手一捻,认出这是汪六吉的薄棉连纸。

汪六吉是从明初传下来的老牌子,他们的宣纸薄厚适中,捻在手里能感觉到很韧。

碑拓用纸,必须得有韧劲,从这一点就能看出,老人事事用心,确实是行家。

目录
新书推荐: 妻妾同娶改嫁王爷后我宠冠京城安若晚顾北尘 温柔瘾 天穹帝尊 大秦仙医 炼魂珠林枫苏慕白 天赋无敌的我一心只想苟活林枫苏慕白 林枫苏慕白穿越小说全本免费阅读 我的眷族超猛 九转分身术林枫苏慕白 温柔沉沦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