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要做皇帝 > 第一千一百七十七节 应变

第一千一百七十七节 应变(2/3)

目录

好在,刘彻还是很讲吃相的。

不会因为不喜欢某个学派,就将他完全踢出局。

更不会因为喜欢某个学派,就强行提升他的地位。

比起个人喜好,刘彻还是很相信科学的。

毕竟,君王的个人意志假如强加于学术思想之上,这其实很容易做坏事。

这就好比罢黩百家独尊儒术。

看上去很好,皇帝省心——最起码不用再去面对学术界的纷纷扰扰,天下也可以安宁一点。

但其实呢?

罢黩百家的后果,就是抹杀掉了学术和思想的多样性。

自然界,生态系统失去多样性的后果,人人都知道——那会是个灾难!

而在学术界和思想界同样如此。

很多东西,在平时是看不出来的。

但在危机时刻,在关键时刻,却是可以表现出来。

宋明的悲剧,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它们的体制僵硬,缺乏变通。

而这正是缺乏多样性,多种选择的弊端。

在刘彻看来,诸子百家,各有所长。

即使是鲁儒,也有优点,也有他们的长处。

所以,刘彻就让尚书们搞了个公式,根据诸子百家各派系的影响力、弟子门徒的人数以及贡献(这其实为了扶持墨家而设计的),综合做了一个计算。

通过计算,得出剩下的这些席位应该怎么分配。

当然了,那些真正的巨头,像是法家的张恢,公羊派的胡毋生、董仲舒,韩诗派的韩婴以及楚诗派的申公等都是可以直接受邀的——哪怕他们所在的派系影响力为零。

而最终,得出的这张表格,让刘彻看了好几次,都依然难以平静。

假如不是亲眼所见,而且,尚书们引用的数据和情报,都源自于丞相府以及绣衣卫的报告。

刘彻几乎都有点不敢相信这表格上的数字。

儒家虽然依然是天下第一大派系。

但是,儒家在这种表格上却只占了大约四成的份额……

这在数年前,简直无法想象!

要知道,当年考举,儒家一次性占据了入选士子的七成名额,进而引了轩然大波。

东宫太皇太后差点暴走!

要不是刘彻和周亚夫几经周转和劝解,儒家自己也知情识趣的吐出了三成名额出来。

不然,那一次,说不定,儒家就要被人按在地上摩擦了。

即使如此,儒家的声势之大,也是让人记忆犹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巫师:成为万界炼金供应商 拨动命运长河,我在诸天享尽天福 叶辰萧初然 上门龙婿 我不混娱乐那个圈 四合院:穿越傻柱,逼疯全院 全民末日:开局获得神级天赋 分手后我官场高升,前女友全家肠子悔青 都重生了谁还深情啊 重生年代,她手握商铺种田度灾年 退婚后她转身嫁给千亿隐富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