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二百五十八章 名义上的家人,变成真正的家人

第二百五十八章 名义上的家人,变成真正的家人(2/3)

目录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是最基本的政治素养,培养小皇帝成为社稷之主,就是张居正当国第一个五年里根本计划。

朱翊钧继续询问道:“安东尼奥雇佣大明水师营团之事,大抵会先在南洋驻军,咱大明穷到要给泰西人当打手的地步了。先生有要交待的吗?”

“安东尼奥会不会亏,但是大明一定赚。”张居正没有什么要交待的,拥护陛下的决策。

得了便宜还卖乖,这个雇佣营团的计划,不过是为了探听虏情、练兵罢了,正如费利佩二世所言,和平不过是没有绝对优势的遮羞布而已,费利佩二世知道,皇帝清楚,张居正也非常明白。

基于帝制的制度设计,诉诸于武力宣扬武威,是帝国的基本使命和规律。

国家大事,在戎在祀。

“南衙有妖书案。”朱翊钧说起了南衙妖书,就是那本托名海瑞所写的《劾张居正疏》,这股风力舆论南衙缇帅正在四处抄家,来践行皇帝的承诺,言先生之过者斩。

朱翊钧询问道:“先生还有交待的吗?”

“没有。”张居正再次摇头,皇帝的处置是表明继续新政的决心,要用杀人树旗,死人是必然的,枪打出头鸟,自古如此。

如果张居正在朝,他一定把所有的事儿,都扣在生员吴仕期的头上,把这件事息事宁人的处置,但是陛下有陛下的处置方法,张居正真的不打算干涉。

朱翊钧无奈至极,真给张居正过起了退休生活,实在是让皇帝有点气急败坏,他继续问道:“海运漕粮今岁增加到三百万石,运河漕运从四个月,变成了一个月,先生有要交待的地方吗?”

“没…这个有!”张居正下意识的拒绝,才想起这个还真的有需要说的地方。

“陛下,臣发现了一个好玩的事儿。”张居正撸起了袖子,走进了文昌阁内,而后拿出了若干物品,放在了桌上。

张居正首先拿出了一个雕刻的老鹰,一个巴掌大小,而后拿起了一根带托盘的棍,放在了桌子上,将老鹰放在了棍上,神奇的一幕出现了,这个巴掌大的老鹰,仅仅只有一个鹰喙支撑就稳稳当当的平衡了起来。

朱翊钧知道这是什么,在后世一种名为平衡鹰的玩具。

之所以这只老鹰能够在木棍之上稳稳的悬浮,是因为整只鸟实际的重心,就在嘴尖的部分。

“这是百艺手中的奇淫巧技,并不是什么稀罕事,万物之中有不存在的一个点,是物体的重心,只需要找到这个重心,就可以让万物没有外力干扰的前提下,获得平衡。”张居正说起重心的概念,一个不存在的但是切实存在的点,就是重心。

“朕明白。”朱翊钧让张宏捡来一根木棍,他试了几次,找到了重心,木棍稳稳的停在了手上,风一吹,木棍却掉了,张居正说的很清楚,没有外力干扰,显然风是一种外力。

张居正取出了一个很好玩的物品,这东西很常见,前两年朱翊镠很喜欢玩,就是不倒翁。

“为了防止海运漕粮的漕船沉没,我们用上了漕粮箱,颗粒货物都可以用漕粮箱装货,经久耐用。”张居正说起了之前他搞出来的漕粮箱,继续说道:“陛下,漕船通常都会有压舱石,重心下移,利于船的稳定。”

张居正拿出了一个船只的模型,扔在了水里,轻轻拨弄桅杆,船只就开始摇晃,他又拿起了两个长条铁棍,放进来船舱之中,再次拨弄桅杆,船只摇晃的幅度变小。

“将重心下移,可以有效的让船舶不至于颠簸倾覆。”张居正已经通过实践演示了压舱石的重要性,而后他拿出了一个新的模型,这个模型,底部部分为铁料,上部为木材,是拼接而成。

“这条全木的船,和这条半钢半木的船,在重量上是相同的,但是他们在水里的稳定性,完全不同。”张居正详解的介绍了钢木拼接船只和木船的设计差别,并且都放在了水里,开始演示他们的稳定性。

“底部增加铅块节省空间的同时,能够增加稳定性。”张居正提出了新的稳定海运漕船的设计。

铅底压舱设计。

“万物体积相同时,重量各有不同,以水为标准,相同体积下,铅比水重了倍,而石头的比重普遍在到3之间。”张居正说起了他最近在干的事儿,确定比重。

就是以水为参照物,相同体积下,万物的重量和水的重量的比例,之所以以水为比例,则完全是因为海运,皇叔朱载堉发现,物品的浮力主要跟排水量有关。

所有的研究都在格物院的带领下,有条不紊的向前推进着,张居正相信,皇家格物院将会成为大明这片土地上,最为闪耀的一颗星辰。

“先生这是打算追求万物无穷之理,做化外山人不成?”朱翊钧无奈的说道。

山人,就是不仕于朝的能人异士,他们四处周游,和泰西的大旅行中的旅人大抵是相同的,山人最大的问题,是不为国朝所用,张居正真的做了化外山人,朱翊钧就真的失去他的宰相了。

“丁忧之后,再为陛下尽忠。”张居正正面回答了这个问题,他做山人也就是做二十七个月,之后还是要继续为皇帝效命的,这是当初的约定,当然皇帝和张居正都有权力单方面毁约。

张居正欲言又止,坐在星光下,犹豫再三,还是开口说道:“陛下,臣最近见到了一种怪异的现象。”

“永定官厂距离臣这里不远,官厂倒还好,但是这民坊总是有些奇怪,本来是东家、掌柜、伙计,都是雇佣,但是这些个民坊,最近开始变了,东家不是东家,是父亲,掌柜的不是掌柜,是亲儿子,伙计不是伙计,是义子。”

“像是爹妈生了儿子,儿子需要尽孝一样,这些个义子们在工坊里做工,劳动报酬就给一碗饭,还要感恩戴德。”

“这种风力,似乎是从势要豪右收义子来的,大明禁奴仆,为了不被朝廷处置,就用义子义女代替,名为家人,实为奴仆的不良风气,蔓延到了民坊之中。”

朱翊钧听了半天,疑惑的说道:“爹味儿民坊?”

“陛下总结简洁明了!”张居正立刻说道,皇帝的总结太精炼了,爹味儿民坊,道尽了他想说的话,他摇头说道:“明明是生产关系,却转为家庭关系,打着家庭关系的名义,朘剥其劳动所得,这是臣丁忧赋闲,看到的现象。”

“明明是匠人们生产劳作的价值,却被朘剥而去。”

张居正详细的解释了他看到的现象,一个十五岁的孩子进了工坊做学徒,先拜了东家为父亲,而后拜老师父,每天早上都要敬一杯茶,每天晚上都要去磕头,晨醒昏定这是礼数,做错一点事,就是拳打脚踢不在话下。

有一个工坊的学徒,打破了一个染缸,染缸一百二十文,染料三钱银子,被拳打脚踢之后,当夜就自杀了。

这个案子被送到了县堂,却不了了之,因为是义子,所以给了二钱银子草草下葬了事。

这学徒创造的收益,全都被东家和掌柜给吃掉了,东家对学徒又打又骂,张居正就见识到一个东家,大早上,让人站成两排,一人给了两巴掌,然后所有人下跪大喊:谢东家赏饭。

“之所以伪装成父子,就是为了方便朘剥,塑造出一种,能做工都是恩赏,这种风气,蔚然成风。”张居正十分担忧的说道:“要说朝廷干预,这些东家也有应对,直接把这些学徒放归,学徒无所事事,自然要聚啸生乱。”

这民坊,你不管,他给你搞爹味儿民坊,这民坊,你朝廷一管,他们立刻裁员增效,让人失业,无以为继,不管就乱,一管就死,这和吏治很相似。

朱翊钧吐了口气浊气说道:“天大地大哪里没有吃一口饭的地方?”

“朕打算在热河建城,这地方四通八达,如果和全宁卫、大宁卫连成一片,互为犄角之势,则可以切断北虏和东夷女真之间的联系。”

“热河建城需要人、大宁卫修路需要人、辽东垦田需要人、官厂也需要人,四处都需要人,这地方没法干,就换个地方干,天大地大总有吃饭的地方!”

“陛下打算怎么办?”张居正笑容满面的问道。

朱翊钧思虑再三说道:“首先要从大明会典入手,爹就是爹,儿女就是儿女,这种义子义女,只要有亲儿子,在律法层面就不再认可,爹不是爹,儿子不是儿子,这算是怎么个事儿?”

“如若是托付呢?父母离去,无力谋生,只能托付旁人,又如何应对呢?”张居正立刻问道,他在提醒陛下,这个法子好也是蛮好的,但也就是蛮好的,有些治标不治本。

“先生以为呢?”朱翊钧眉头稍蹙,思考了起来,的确政令执行起来,困难重重,这年头投靠非常常见,义子义女这些诞生,是有一定的社会原因的。

“陛下缓思。”张居正就是不说他有什么主意,让皇帝自己想办法,大人的看顾和庇佑终究是要脱手的,皇帝要自己学会面对这些风风雨雨,茁壮成长。

朱翊钧思虑了片刻,眼前一亮说道:“那就不禁止义子义女,但是允许义子义女继承家业,这样一来,势要豪右们认义子义女,便不能那么肆无忌惮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恋爱脑重生退婚,漠视她的沈爷发了疯 大宋第一侯 徒儿下山祸害你七个师姐去吧叶青云林秋月小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真千金拒绝内卷,地府全员加班! 叶青云林秋月徒儿下山祸害你七个师姐去吧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风流万岁爷 庶出主母 徒儿下山祸害你七个师姐去吧叶青云林秋月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完整版 徒儿下山祸害你七个师姐去吧叶青云林秋月的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 你也配救世?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