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少年战歌 > 第一百零九章,雁门关大话杨德政。

第一百零九章,雁门关大话杨德政。(2/2)

目录

李重诲干巴巴的笑道:“说来惭愧,下臣一直想为太后效力,可是苦苦等不到机会。”“嗯!”乞答哈尔故作深沉的道:“你的机会来了。”“什么机会?”李重诲眼中闪过一道喜色。乞答哈尔说道:“别说本将军不提拔你,这一次攻克雁门关,就是一个机会。”

李重诲也是一个聪明人,一听乞答哈尔这话,心里就明白了他的意思。李重诲权衡了一下雁门关和乞答部的兵力,发现乞答部的兵力明显的占有绝大的优势。他也是一个有抱负的人。

他不认为,在乞答部兵力占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他自己会输给杨业。而且,现在雁门关内的人困马乏的,战斗力比之前,恐怕更弱。这确实是一个机会。李重诲眼睛在发亮,他郑重的对乞答哈尔施礼,道:“下臣多谢大将军栽培。”

乞答哈尔满意的点了点头。和聪明人说话,就是这么省事儿。有些事不需要明说,他就会懂你的意思。

“哲古捏,你去,点两万乞答部的勇士给李将军。此番攻克雁门关的战斗,由李将军全权指挥。”名叫哲古捏的乞答部勇士明显不服,想要反驳,却被乞答哈尔用眼神给制止了。哲古捏按照乞答哈尔的命令去点兵马。

乞答哈尔拍着李重诲的肩膀,郑重道:“李将军,攻克雁门关的事情就交给你了。本大将军在这里帮你掠阵,敢有怯阵不前者,定斩不饶。”李重诲刚才还有点担心指挥不动乞答部的兵马,有了乞答哈尔这句话,顿时信心十足。

两万乞答部的兵马早已准备就绪了。哲古捏过去只是传达了一下命令,各级的将校就全都汇聚在了一起,到了李重诲面前,等候李重诲军令。大权在握的李重诲觉得自己颇具气势,平日里那些见着自己趾高气扬的辽国贵族们,此刻全在自己面前低眉顺耳的听令,他觉得倍有面子。

当然了,李重诲也不是废物一枚。他自幼熟读兵书,对兵法也颇具心得。面对雁门关的防守,李重诲有条不紊的开始布置进攻的步骤。辽人擅长于马战,也擅长奔袭战,唯独不擅长攻城战。所以,对于雁门关的进攻方略,李重诲有自己的想法。

首先,第一梯队,送死的炮灰梯队,以燕云十六州临时抽调的辽地汉民组成的仆从军为主。第二梯队,以攻城凿、云梯、攻城弩等器械军队为主。第三梯队,才是真正的攻城主力,他们会借助着前两个梯队的助力,大大缩减攻城所用的时间和攻城的损伤。这个计划虽然算不上高明,却中规中矩。……

雁门关上。民夫们正在往城关上运送石头、滚木、礌石、铁蒺藜、金汁等等军用物资。

火山军的军卒们,抱着自己的兵器,靠在城墙上歇息。由于关内兵力不足,所以火山军的军卒们几乎十二个时辰都在待命,即便是要休息,也只能在自己的岗位上稍微眯一会儿眼。

杨延昭带着杨贵,身披着重甲,在城头上来回巡逻,顺便鼓舞一下士气。杨延昭和火山军的军卒们亲如一家,所以每到一处,基本上都会停留下来,和军中的将士们聊一聊家长里短的。

杨延昭就像是一个大家长,火山军的军卒们就像是这个家庭里的成员。他们在闲暇的时候,很乐意自家的大家长分享一下自己的趣事。城墙上,唯有一处,老杨是不会去的。那就是北门城门楼子那一处。

北门城门楼子,是直面辽军最猛烈攻击的一处,也是军事任务最重的一处,更是死亡率最高的一处。守在这里的人,是杨延昭最倚重,最亲近的一群人。杨延昭不需要和他们交代什么,也不需要鼓舞他们的士气。

他们都是杨家的府兵、家将、曲部。就像是杨延昭身体不可割舍的一部分。战场,对于他们来说,早就见怪不怪了。尸山血海的,对他们来说已经成为了家常便饭。一个个像是地痞流氓一样,毫无形象的在北门城门楼子上横七竖八的躺了一地。

有些常年镇守在雁门关的火山军军卒们喜欢往他们这边靠,因为从这些地痞流氓一样的家伙嘴里,能听到许多的趣事。

“葛叔,您再给咱们讲讲大少爷的事儿呗?”一个十七岁的小家伙,瘦瘦弱弱的,扛着比他自己还高的大枪,凑到了一个四仰八叉的躺在地上呼呼大睡的邋遢汉子身边,低声喊道。邋遢汉子睁开眼,瞧了一眼十七岁的小家伙,哼哼了一声,又闭上了眼睛。

十七岁的小家伙贼兮兮的把手伸进了怀里,掏出了一块枯叶包裹,在邋遢汉子面前晃了晃。邋遢汉子耸动了一下鼻头,猛然间坐起,伸手抢夺枯叶包裹。“可以啊你,咱们都断粮三天了,你居然能弄到肉。”邋遢汉子撕开了枯叶包裹,里面露出了一块烧的黑乎乎的肉块。

他也不嫌弃,抓起来就往嘴里塞。身旁的其他的汉子们闻见味了,起身来讨要,全被他打跑了。十七岁的小家伙憨厚的挠了挠头,笑道:“咱们兄弟在西北待了也三四年了,平日里就靠灌着黄鼠狼打牙祭。时间长了也就摸索出了一些窍门。就是咱们手艺不好,总是把肉烤糊了。”

邋遢汉子边吃边道:“数九寒天的,又被辽贼围困着,能吃一口肉就不容易。再说了,咱们都是厮杀汉,又不是读书人,不娇气。”十七岁的小家伙期盼的说道:“您快给我们讲一讲七少爷的事儿吧。”邋遢的汉子吃光了枯叶包裹里面的肉,意犹未尽的嘬了嘬油腻的手指,憨笑道:“你们这群小家伙,又不是读书人,怎么净是喜欢听读书人的事儿。”

十七岁的小家伙挠了挠头,嘿嘿笑道:“咱们不是喜欢听读书人的事儿,咱们是喜欢听大少爷的事儿。大少爷的事儿,可比那些读书人的事儿好听多了。”邋遢的汉子随手拉过了一个羊皮袄,靠在了城墙上,说道:“罢了,谁让我老汉贪嘴,吃了你们的东西,就给你们讲一讲七爷的事儿。”

十七岁的小家伙顿时激动的向身后招了招手,顿时从一侧的墙壁后,涌出了十几个和他年龄相仿的小家伙。邋遢汉子苦笑着摇头,伸手指着十七岁的小家伙,“二狗子……你呀你呀……真有你的……”二狗子就是十七岁小家伙的名字。

对,你没有听错,就是他的名字。别看这个小家伙贼兮兮的,其实是一个很固执的人。当初征兵登记的时候,人家将官看他可冷,想给他起一个名字。可这个家伙愣是梗着脖子不让。说什么名字是爹妈给的,打死也不能变。

天大地大,孝道最大。在孝道面前,王法也得让步。所以,将官就把二狗子这个名字给他登记上了。见到了邋遢汉子老葛埋怨,二狗子也不害怕,还笑嘻嘻的凑到老葛面前问,“葛叔,你之前说到大少爷在长乐坊作诗,汴京城里的人都跑去看,后来呢?”

老葛哭笑不得的瞪了二狗子一眼,说道:“后来……后来可就更厉害了。从那以后,大少爷就有了一个雅号,叫小仙人。汴京城里的人都说,大少爷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还有人说,大少爷比那前唐的诗仙李白都厉害。杨府上,每日里求字求画的人,能从杨府门口,排到汴京城门外……”“哗~”“这么厉害?!”

一众小家伙们听的痴迷,一脸崇拜。老葛贼兮兮的笑道:“最让人羡慕的就是,这汴京城里的姑娘,都想嫁给大少爷当婆姨。大少爷爷当初去考科举的时候,足足有上万个姑娘,给七爷又跳舞又唱歌的送考……”

“咕嘟~”有人没出息的吞了口口水,其他的小家伙们则是一脸呆滞和羡慕。老葛笑的就更贼了。“还有……大少爷爷中的探花那一晚,汴京城里大大小小的达官贵人们,出动了七八万人,满汴京城的追着抢着要把大少爷带回去给他们当姑爷。”

其他杨府的曲部们,听着老葛吹的有点夸张了,暗自摇头发笑。不过,他们都没戳穿老葛。少年人仰慕英雄,这是该有的事儿。想当年,他们也一样。他们不仅仰慕,而且追随,最后还成了那个人的曲部。那个人就是金刀令公杨业。

老葛像是一个说书人,绘声绘色的说道:“这汴京城里的权贵们厉害的紧,你争我夺的差点掀翻了汴京城。关键时候,出来了一个厉害人物,枢密使曹彬。这曹枢密厉害,带着他的七个儿子,还有三千曲部,在这人群中杀了个七进七出。愣是大少爷抢到了手,当晚上就带回了曹府。”

“呼~”“曹彬大人真厉害。”“大少少爷更厉害。”“……”

小家伙们开始七嘴八舌的赞叹。老葛故作深沉的道:“这些还不是最厉害的……”小家伙们急切的追问,“还有什么,还有什么?”二狗子急的抓耳挠腮的。“葛叔,您快说啊!还有什么最厉害的?”老葛把这些小家伙们的胃口吊足了,才说道:“最厉害的就是,大少爷的名声,不传满了大宋。就连辽国的那个萧寡妇也知道了。

去岁的时候,辽国使臣进汴京。当时在垂拱殿上,面见陛下,说想邀请大少爷到辽国一行。甚至还说,大少爷若是愿意留在辽国的话,他们愿意把燕云十六州还给大宋。你们猜猜,辽国为啥愿意用燕云十六州换大少爷?”

小家伙们七嘴八舌的争抢着说话。“肯定是仰慕大少爷的才华,想把大少爷留在辽国给他们写诗画画。”“我觉得,辽国的萧寡妇是想让大少爷给她当女婿。”“对对对,肯定是想把女儿嫁给七少爷。”“可能不止一个女儿。”“十五个女儿,都准备嫁给大少爷。”“……”

“嘿嘿嘿嘿……”老葛笑的像是个偷鸡贼。“你们猜的都不对!”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目录
新书推荐: 火红年代:我有一扇两界门 初学者 这个武圣血条太厚 吃大瓜!后宫妃嫔读我心后不宫斗了陆璃夏书鸢 穿书八零:军嫂科研创业一起抓 云池风月事 算卦太准,一不小心功德爆表啦! 医道官途从省保健局崛起苏榆北高梓淇 北辰剑宗掌门秘录 都重生了谁还当人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