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帝国太师 > 第97章 兵临城下

第97章 兵临城下(1/2)

目录

一场暴雪,几乎将整个漠南,染成了白色。

只能用几乎。这是由于开平城外的军营,因军士正在紧锣密鼓地拔营,从而让白雪始终无法将军营给覆盖。

处于中原北部的北平城外,尽管此时下着大雪,但在城外却看不到任何积雪。因为雪花刚一落在地上,即被将北平九门围得个水泄不通的几十万大军,践踏为泥浆。

此时在北平九门之中,又属德胜门之外的兵马最多。

德胜门在元,称之为健德门。

洪武元年,大将军徐达攻入大都后,朱元璋将大都更名为北平的同时,也把健德门改为德胜门。

德胜门处于北平北端,星象上属玄武,而玄武主刀兵,所以德胜门自然是军事重地。再加上德胜门,此时由燕王世子朱高炽负责防守。因此,德胜门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北平九门的重中之重。

拿下德胜门的意义,无须多讲。

已兵分郑村坝、通州、北平城下的李景隆甚至认为,若是攻下德胜门,将是对众志成城的北平军民,一个沉重心理的打击。

这就是李景隆为何会率主力,在此刻,主攻德胜门的原因。

面对着数十万的建文军,朱高炽、顾成这两人,这些日子压根就没合过眼。

他们不仅要担心,北平是否能抵御住数十万大军的攻城。

他们还担心燕王在收复北平行都司后,能够及时救援北平;或是驻守于漠南的大军,能否在大雪之下驰援北平;或是宝船是否能带着效忠于燕王的水师,及时在直沽登陆,而驰援北平。

朱高炽与顾成,并非是那种习惯寄希望于他人之人。

实在是北平现有的兵力,压根无法击退城外的数十万大军。

不过朱高炽、顾成心中非常清楚,他们当下之急是殚精竭虑地守好北平。

不过在短时间内守住北平,朱高炽与顾成很有把握。作为燕王世子与守城总兵官顾成,他们之前旁听了燕王与张玉对接下来用兵的决策。

他们俩明白燕王之所以最先去永平,此刻去大宁,就是为了让李景隆孤军深入。归根结底地说,此时北平虽然危险,但这种危险在大战略上,却有着险中求胜的属性。

再者朱高炽也清楚外祖徐达在生前,曾花大代价修缮、扩建了北平九门。

徐达生前此举,直接导致北平此时是除京师外,每门皆有瓮城(城门之后的军事堡垒,用于瓮中捉鳖)。

因此,说北平易守难攻,绝非虚言。

当然最重要的是,朱高炽不仅对自己统管全局的能力有着自信,对顾成有着信任外,他也信任守卫着北平的军士。

北平军士知道一旦北平失守,自己与家人的命运。战争赢了,北平军士之前拥护燕王是从龙之功,之后升官加爵自不在话下;但若沦为战败一方,他们之前拥护燕王之举,就是满门抄斩的大逆之罪。

所以守在城墙上的每个人都明白,对他们来说现在除了死守北平外,已没有任何退路可言。

在接下来这些日子里,建文军几次攻城,也确实如愿地皆被击退。

如李景隆最先令兵将火焚城门,军士迅速地汲水扑救,致使李景隆无功而返;当李景隆又转命火炮打城,云梯攻城,地穴入城,但皆被北平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朱高炽也并非一味防守,入夜时分,朱高炽有令军士缒墙出城,鸣鼓惊搅,使朝廷将士无法得以安睡……

这就造成了此时北平守军虽然累,但围城的建文军更累。

建文军大帐之内,从刚送来的谍报中得知:燕王与张玉不但将北平行都司将士重新归于麾下,而且还将宁王俘虏后,李景隆已心急如焚。

李景隆之前虽料到宁王不是燕王的对手,但他没有想到燕王能如此迅速地结束战斗,所以他此刻才会慌乱得心急如焚。

至于谍报中朱能率兵杀进大宁,将宁王三卫屠戮近半之事,李景隆只是扫了一眼。他更关心燕军现在在干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山村风流小神医 负债百万后,炮灰在年代杀疯了 谁稀罕绝色反派,我只想躺平 云豹猎手 重生全家火葬场,嫡妃她宠冠京城 末日尸潮:我打造神迹庇护所! 亡灵法师的大航海时代 迷雾求生:我有解析之眼 退队,然后捡到问题美少女 神豪:炮灰女配靠摆摊成顶级富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