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国士 > 第五百零二章 朱瞻基的斗志

第五百零二章 朱瞻基的斗志(1/2)

目录

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朱瞻基问起,陈堪自然也不会隐瞒他。

师徒二人静默片刻,朱瞻基重新整理好心情挨着陈堪坐下。

“老师,这件事情,皇爷爷筹划了多久?”

朱瞻基有此一问,陈堪也不奇怪。

从朱棣力排众议将朱高煦定为出征的人选之后,大明的许多有识之士便已经有所猜测。

朱瞻基之前所处的环境过于平缓,以至于让他失去了一定的政治敏锐度。

但现在他能反应过来,也还不算晚。

沉吟片刻,陈堪如实答道:“你要问陛下什么时候有了这个念头,那时间就早了,大概在为师谋划辽东与草原之时,陛下便与为师聊过分封的可能性。”

朱瞻基愕然:“这么早?”

陈堪点点头,继续补充道:“至于是什么事情让陛下坚定了重启分封制度的决心,大概是为师从南洋回来,陛下对于大海真正有了概念之后。”

陈堪这么一说,朱瞻基便懂了。

大海的概念是什么,如果让大明的百姓来回答,一定是财富。

海外有财富,无尽的财富,大明每一支出海的船队,就没有听说过有亏本的。

海外那些小国,多的是黄金象牙玛瑙香料,大明只需要带一点麻布,陶器,茶叶之类的出去,就能换回来许多珍宝。

一匹麻布,在海外那些落后的小国,几乎可以换来同等面积绒毯,茶叶更是与白银等重。

至于丝绸和瓷器,那得用黄金来换。

海外遍地是财富,这是大明人如今的普遍认知。

但,那是百姓。

对于统治者来说,海外意味着遥远的距离,意味着一整年才能来回一趟的船队,也意味着中央中庭想要对海外进行实控是天方夜谭。

距离太远,不管是派遣官吏,还是迁移百姓,亦或者驻兵,对于中央朝廷来说都是不划算的事情。

朝廷要花费的代价极大,但得到的回报,可能还不如多设几个市泊司收税来得多。

但这不是朝廷放弃这些地方的理由,土地这种东西,即便是最顽固的老夫子,也不会嫌多。

直接殖民不划算,那怎么办?

那就分封。

就像周朝分封诸侯一样,中央朝廷给你进行前期的投资,给钱给兵给粮食,但到了地方之后,盈亏自负。

中央朝廷也不需要你回馈母国多少东西,大家就正常的贸易往来。

但名义上你要归属我大明统治。

这样做的好处就在于中央朝廷可以以极小的代价,对非常遥远的地方进行文化渗透。

海外蛮夷不知道什么叫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没关系,我派人来教你。

汉人,可从来不是一个以血脉为核心凝聚而成的种族。

只要全天下都认同了汉人的文化理念,那这些地方就不可能脱离中原自立。

就算他们有了自立的心思,想的也是如何打回中原重新当家做主,而不是分裂。

只要大明能够成功建立起汉人文化圈,朱棣分封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朱瞻基很快理清了朱棣和陈堪为何重启分封制的目的,脸上不由得露出一个苦笑。

“皇爷爷这是要给弟子这一脉设下无数道禁制啊,难怪,难怪......”

朱瞻基感慨了一句,随即苦笑道:“弟子还疑惑,这一路走来为什么老师的行为与往日里大相庭径,甚至连我大明如今税法的问题都要通过这种隐晦的方式告诉弟子,甚至连壑弟也不放过,老师,您和父皇还真是,真是用心良苦啊。”

陈堪摇头笑了笑,淡淡的说道:“也不算禁制,只能说是一种警醒,你这一脉,控制了整个中原核心,麾下有着无数的名臣勇将,更兼国富民强,若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被人打回来夺了大位,那为师也只能说是活该。”

朱瞻基点点头,不由得暗叹口气。

这个道理,他何尝不明白。

正如陈堪所说,他这一脉,有着最好的资源,最先进的武器,最勇敢的军队,还有最智慧的文臣。

如果说朱棣准备分封出去的皇族宗室手上拿的牌是一支三,他这一脉拿的就是四个二加王炸。

先天立于不败之地的情况下,还能被其他宗室打回来夺了大位,那真的只能说是活该。

这一点,他相信皇爷爷也是考虑过的。

但皇爷爷是皇帝,不可能将感情作为衡量标准,就算皇爷爷再喜欢他,如果他这一脉不成器,该废还得废。

反正他这一脉是姓朱,将来别的一脉打回来这天下同样姓朱。

只要这天下是姓朱,那就是皇爷爷的血脉后代,宗庙供奉血食也不会少了他一份。

很现实,但这就是让大明江山万年最好的法子。

“趁着陛下现在正值壮年,尽快成长起来吧!”

陈堪拍了拍朱瞻基的肩膀,随后起身拍了拍屁股,转身朝大帐走去。

朱瞻基在信江边上枯坐了好一会,脸上忽然露出坚毅之色。

他本身也不是什么意志薄弱的人,陈堪和朱棣的安排反而激起了他心里的斗志。

太祖爷鼎定大明,他的皇爷爷开拓大明。

不出意外的话,大明未来的疆域将会大到一个夸张的地步,甚至比前元更加夸张。

他的父亲眼看也是个有能力的。

他也得努力才行啊。

不说强爷胜祖,至少也要有能力守得住祖宗留下来的江山才行,不然岂不是辜负了皇爷爷和老师的期待?

坚定了心中的信念之后,朱瞻基心头瞬间清明无比。

起身拍拍屁股上的灰尘,长吸一口气,昂首挺胸的回了营帐。

......

翌日,陈堪依旧是早早的启程离开了龙虎山,只是队伍里多了两个愁眉苦脸的小道士。

陈堪依旧是骑马,只要不下雨的时候,陈堪都比较喜欢骑马。

主要是大明的官道硬化工程还没有辐射到两京之外的大多数地区。

尽管侯府出产的水泥现在已经卖得全世界都是,但各省除了联通治下主城的道路,基本上也不会在道路硬化上下功夫。

当然,倒不是不想,而是大明的财政情况抵不住。

又要打仗,又要发展民生,还要研究各种新式武器,再多的钱也经不起这么造,那就只能先紧着军国大事。

偏偏这一次陈堪选择的道路都不是主道路,就算道路宽阔,但也免不了有些小洼小坑。

所以整支队伍,除了两个女眷带着一个小女孩随时待在马车里,就连朱瞻壑在不下雨的时候也不会选择坐马车。

队伍缓慢前进,中午时分,陈堪下令停下生火做饭。

大张小张两个道士推推搡搡的,似是有话想说,但两人都不愿和陈堪接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 假千金被奶娃拐走后,全家霸总慌了 官道从殡仪馆平步青云张元庆柳婷 重生豪雄开局拿下高冷校花 重生豪雄开局拿下高冷校花余年周婉小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余年周婉重生豪雄开局拿下高冷校花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重生豪雄开局拿下高冷校花余年周婉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完整版 重生豪雄开局拿下高冷校花余年周婉的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 道长别装了,你的五雷正法都走光了! 重生豪雄开局拿下高冷校花余年周婉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