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落难情缘 > 第415章 耐人寻味

第415章 耐人寻味(2/4)

目录

这些议论传到他那里,使他一度产生抑郁、消沉颓废的情绪。为消愁解闷,他只身外出游览了几处名山大川。但游客们的谈笑风生没能激发他的兴致,反而更令他落寞感叹;青山绿水,在他的眼里全无灵气与生气。

他万念俱灰,决定最后去一座偶尔听说却不大出名的大山,不是为了观赏,只为选择一个不为亲朋所知的地方结束生命。

当他到达那座山时,他惊呆了:光秃秃的山,只有一座简朴的古寺,哪有风光!却见游人如织,一律虔诚地顶礼膜拜。他从未到过佛门,觉得这些人的行为不可思议,便好奇地问他们为何来此山。尽管答说不一,但都表达了善良而美好的愿望。

他既震惊又疑惑:人人都有希望,我却万念俱灰……我应该怎么办?

后来,他无意中在那座古寺看到一本《维摩诘经》,于是,身不由己地翻开看了一遍。

出乎他的意料,他竟然从中幡然顿悟,毅然重新回到了学堂,投入到认真学习功课之中。

他说:“是博大精深的《维摩诘经》使我明白看破、放下、自在”的禅机妙理,助我越过满目苍凉,转入了一片充满生机的新天地!”

诗人杜甫的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表达了诗人在国破亲离中的悲怆。因为感时伤世,所以诗人因情生境,看到花也觉得“溅泪”,听到鸟鸣也觉得惊心。从心理生发机制上说,这和上例那位乡间青年因万念俱灰而满目苍凉是一致的。

众生因妄想执着,为种种境所迷,心为追逐而流转。因贪、瞋、痴不断,就有喜、怒、哀、乐,迷时境转人,悟时人转境,境由心生和因境生情,都说明了人心的难以调治。

佛法则正是疗救人心的一剂良方。有的人“一叶悲秋”,因为恐惧生命的短暂,忧虑人生中的失落;而佛法可以从一片落叶中感悟出生命无常、万法皆空的真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拨动命运长河,我在诸天享尽天福 叶辰萧初然 上门龙婿 我不混娱乐那个圈 四合院:穿越傻柱,逼疯全院 全民末日:开局获得神级天赋 分手后我官场高升,前女友全家肠子悔青 都重生了谁还深情啊 重生年代,她手握商铺种田度灾年 退婚后她转身嫁给千亿隐富 退婚后她转身嫁给千亿隐富许窈顾峻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