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澳洲崛起录 > 第三百一十三章:巴尔干战火

第三百一十三章:巴尔干战火(1/2)

目录

要说1912年的第一件大事,那肯定就是大英帝国在军舰建造方面的妥协了。

虽然海军方案的修改并未大张旗鼓,但大英帝国某些造船厂突然取消计划,还是仍然吸引了英国和欧洲各地的媒体,特别是德国人的注意。

本来大家都以为是英国人要憋大招了,没想到连着等了好久,这些取消造船任务的造船厂没有任何消息,这也让所有人不得不相信一个事实,那就是大英帝国居然在军舰方面妥协了。

对于德意志帝国来说,这恐怕是20世纪第二个十年最好的消息。

如果真按照英国人之前疯狂的建造计划,那公海舰队永远都不可能是皇家舰队的对手。

而且,德国也有陆军方面的潜质,不可能将全部的国防预算用来建造海军。

德国人也不可能傻到自废武功,明明作为世界第一的陆军强国,却放弃在陆军方面的扩张。

德国媒体大肆宣扬英国的退缩是对德国军事实力不断扩张的畏惧和无能,并且骄傲的宣布,德意志帝国即将迎来又一次伟大的胜利。

正当欧洲因为英国的退缩风云突变时,在欧洲一个区域,一场战争也在悄然被策划着。

巴尔干地区位置特殊,这里不仅存在着俄国的利益,也存在着奥匈帝国的利益。

甚至意大利,英国,德国等列强在这片地区也有着不小的利益。

巴尔干半岛地处欧洲,亚洲,非洲三大洲的交界处,是欧洲通往中东和近东的必经之路,拥有非常重要的地理位置。

而位于欧洲和亚洲交界处的君士坦丁堡,更是控制着黑海和地中海的交界,也决定着俄国的黑海舰队能否前往地中海,最终进入大洋。

再加上巴尔干半岛内部战略资源十分丰富,也自然被各大列强竞相争夺。

这片面积不大的半岛,还拥有数量众多的民族。这些民族之间的语言文化,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不尽相同,并且互有冲突。

巴尔干半岛几乎成了世界大战之前各种矛盾的集结点,不仅有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德奥俄矛盾,英德矛盾,奥意矛盾,英俄矛盾,也拥有民族之间的矛盾,即巴尔干各民族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奥匈帝国以及沙俄帝国之间的矛盾。

除此之外,巴尔干各国民族之间的矛盾也是导致巴尔干局势相当不稳定的重要原因,这些种种矛盾交叉重叠,错综复杂,让这片地区成为欧洲著名的火药桶。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与意大利王国之间的战争中表现得十分不堪,也让巴尔干同盟加速形成并且为战争进行着准备。

虽然参与巴尔干同盟的各国目的并不一致,但他们却有着共同的敌人,那就是奴役这片地区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巴尔干同盟的成员国由塞尔维亚王国,保加利亚王国,希腊王国,黑山王国组成。其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最强大的两个国家组成的同盟,是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之间的同盟条约。

根据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签订的同盟条约,约定两国有任何一方遭遇一国或数国侵犯,另一方有责任全力给予支援。

并且双方还对发动对土耳其战争的时机和瓜分土耳其的问题做了安排,约定采取战争时应首先通知俄国,两国之间发生争端,也应将问题提交到俄国进行仲裁。

从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之间建立的同盟条约就能够看出,俄国试图建立对斯拉夫国家的霸权,成为巴尔干地区所有问题的仲裁者。

用这样的方式来掌控君士坦丁堡,掌控这个唯一能够让黑海舰队前往地中海的海峡。

法国总理彭加勒第一次得知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之间的条约时,也不由得大声惊呼:“这完全就是一个为战争准备的条约!”

此后,他也曾经在笔记中这样评论这份条约:“这份条约不仅蕴藏着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作战的种子,同样也暗藏着对奥匈帝国作战的种子。他进一步建立了俄国对于斯拉夫国家的霸权,因为按照这份条约的规定,俄国将成为这片地区所有问题的仲裁者。”

巴尔干同盟成立自现在,已经过去了六个多月的时间。在这六个多月的时间里,巴尔干同盟诸国进行了大肆扩军,其目的已经不言而喻。

1912年2月,保加利亚向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发出通牒,要求土耳其允许马其顿地区自治。

此时的土耳其因为和意大利的战争的原因,国内早已经疲惫不堪,但又不肯退让,因此决定对保加利亚的通碟不予理会,尽可能拖延时间。

巴尔干地区发生的状况,很快引起了欧洲各大列强的关注和警觉。

因为这片地区的重要性实在太高,欧洲各国都不愿意在这片地区失去利益。

几乎所有的列强都对此表示了关注,但所有列强的态度也是一致的,那就是坐视巴尔干局势的发展。

对于欧洲列强来说,如果不到最关键的时刻,亲自下场反而会让自己落于下乘。

谁也不知道巴尔干这场火烧来烧去会不会烧到自己的身上,这对于还没有完全做好准备进行战争的欧洲列强来说,自然是不能接受的。

此时的欧洲几大列强,就如同吃瓜群众一般,安静但又十分期待的,等待着巴尔干局势的发展。

没让这群吃瓜群众失望,土耳其没有任何表态之后,巴尔干另一个强国塞尔维亚也站了出来,要求土耳其承认马其顿地区的自治,并且对于之前向巴尔干地区各民族之间的压迫进行补偿。

两个最强大的国家表态了,剩余的巴尔干同盟国家自然也不可能闲着。

2月19日,希腊,门第内哥罗相继表态,要求土耳其承认马其顿地区的自治,并且特地声明,如果一周内没有任何回复,那么将视为对这份通碟的拒绝。

这份特地声明了时间的通牒,也可以看作是巴尔干诸国在进行着最后的准备了。

2月26日,奥斯曼土耳其政府继续沉默一周之后,保加利亚政府宣布进行全国军事总动员。

只隔了一天,2月27日,塞尔维亚政府,希腊政府和黑山政府,也相继宣布对全国军事力量进行总动员。

从2月27日开始,巴尔干同盟各国军队开始向土耳其边境集结,各种武器弹药,装备物资也被迅速运往前线。

土耳其方面也不得不跟着调动欧洲区域的军队,同时尽可能询问欧洲列强的态度。

但让土耳其政府失望的是,欧洲列强除了口头上的同情和支持之外,也就是不痛不痒的让双方保持冷静,没有任何实际性的行动。

2月29日,这个四年才能碰到一次的日子,巴尔干联盟军队和土耳其军队第一次在边境爆发了冲突,双方死伤各数十人,也正是标志着战争已经到来。

1912年3月1日,保加利亚王国率先向土耳其宣战。紧接着3月2日,黑山向土耳其政府宣战。随后是塞尔维亚,希腊,巴尔干战火全面爆发。

根据之前巴尔干同盟条约的约定,保加利亚共出兵30万人,塞尔维亚出兵22万人,希腊出兵万人,黑山出兵万人,共计67万人的军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重回2008我只想赚钱养家 我仇家有七个绝色未婚妻 我仇家有七个绝色未婚妻秦金龙华沉鱼楚柔 梦幻西游:上神白锦瑟 地球召唤?我大秦修仙帝国被曝光 神话三国之魏武枭雄 都末世了,你算哪根葱 无耻之徒,加拉格崛起 社畜逆袭:从小米开始反卷互联 浮数人生之春浓花红,空恨逝事如风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