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末有套房 > 第六四八章孝庄死了

第六四八章孝庄死了(3/5)

目录

更可怕的是,这仅仅是个开始,全旭的扩张的势头还远远没有达到极限,想在粮食买卖上跟全旭竞争,那纯粹就是脑子进水了。

别看全旭在工业科技上方面投入了大量的钱财和精力,事实上对于农业方面,全旭也没有减少投入。

辽东农业大学现在拥有三千多名师生,每年获得的拨款就多达五百万两银子,相当于每个人一千六百多两银子。

这个资助不能说低了,事实上农业研究所成功生产出了来磷肥,五六种可以抑制病虫害的农药,改良了十几种农作物的种子,已经开始研制培育抗干旱的麦种,改良棉种,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只不过,农业大学的学生相对较少,为了刺激农业发明,鼓励农业学的发明,全旭在辽东农业大学设立了神农奖。

可以说,神农奖是每三年评选一次,第一届神农奖,授予了福建人陈振龙,他在菲律宾经商时发现红薯耐旱、高产、适应性强,生熟皆可食,就断定是一代良种,对国人有益,便偷偷弄到种子,躲过南洋各国的边关,引到中国种植。

只是当时的人们对红薯认识不足,并不爱吃。有一年,福建大旱,农民颗粒无收,陈振龙觉得时机到了,他上书当时福建巡抚金学曾,说红薯(当时称之为番薯)可以救荒。金学曾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推广种植红薯,没想到当年大获丰收,福建再无饥荒之忧。

只不过,在明朝的时候,红薯推广一直并不顺利,而且陈世龙也死去了十几年,代替陈世龙接受神农奖的人是陈世龙的孙子陈世元,奖金是三万两银子,以及一樽用九二五银铸造的神农氏像。

这樽神农氏像重达一百八十六公斤,相当于五千多两银子。

全旭希望用这种办法,可以提高农家的地位和人们对农业学的重视。

可以说,除了全旭之外,并没有人重视农业,当然,明朝是读书人出版了很多农学书籍,包括李之藻、徐光启等人,只不过,他们只是理论研究,却没有进行推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我仇家有七个绝色未婚妻 我仇家有七个绝色未婚妻秦金龙华沉鱼楚柔 梦幻西游:上神白锦瑟 地球召唤?我大秦修仙帝国被曝光 神话三国之魏武枭雄 都末世了,你算哪根葱 无耻之徒,加拉格崛起 社畜逆袭:从小米开始反卷互联 浮数人生之春浓花红,空恨逝事如风 全职法师之天命加身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