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 > 第一零五章 建学校

第一零五章 建学校(2/3)

目录

「官人上上心,明兰是个可怜的,虽说我这三个妹妹都到了年纪,可如兰有我娘呢,墨兰她娘又得我爹宠爱,就卫氏那边日子过的苦。林氏还要与她们为难,整日的找些麻烦,这么多年十分不易。想要找个好夫家,怕是不容易。」

华兰还是有善心的,她跟王言一起过了十年,早不是原剧中那个受气包的样子,为人十分大气,智慧也是在线的。毕竟随着王言一起从通判走到如今,闯南北,走东西,她也是在进步的。

明兰结婚的事儿,那就得再看看了。因为现在的背景不大对,最关键的皇帝问题在那呢,就算有什么政变,有什么暗杀,也没有顾廷烨出头的机会,明兰的这桩原配的好姻缘,怕是不好说。

至于说王言给明兰选夫婿,那就是小问题了,他要是真介绍,真是随随便便就能拉出来一大把的人,排着队的跟明兰去相亲。而且王言还能保证男方的人品,保证明兰的婚后生活顺遂。

就是因为他出手事情发展的太快,所以他不着急,想着让明兰自己去看看。

至于说把明兰整到他身边的事儿,他是没什么想法的,还有其他的什么如兰、墨兰,那就更不像话了。明兰是这剧的女主角没错,可他也不是逮着个女人就要睡,他还远远没到那个地步。…。。

何况现实情况也不允许,打死盛纮都不会同意的,就算王言现在是皇帝也不好使。除非拿刀子架到盛家男人的脖子上,不同意就全杀了,那才能实现。

这个名声太糟糕,放眼大宋,绝对不会有任何一个家族同意这种事……

「好,为夫会注意的。」

这是生活中的小插曲,他在京中为官,难免要不时的接触一些早已经乱七八糟的剧情。

这一段时间,他去了三次政事堂,详细且深入的同众人讨论了国子监扩建的方案,连带着讨论了科举的一些变动。整体的摒弃浮躁、华丽的文风,罢诸科、词科等,并在省试中罢贴经、墨义,首重策论,再次诗赋。

对科举考试做了一个初步的调整,以后还要更近一步的拆分,同时将科举与做官分开。也就是建立如同现代一般的考大学的制度,想当官再另行考试。毕竟王言主政的国子监,就是在往大学的方向发展。但现在的人们学习都是为了当官,哪怕是现代时候,学习也是为了出人头地,这与教育的本义显然是背道而驰的。

这算是一次小小的改动,是王言提出来,政事堂的各位大臣们完善的。他的说法当然很激进,范仲淹等人再缓和一下,具体的安排基本上也符合王言的预期,必要善用开窗理论。

就好像他最开始要钱的时候,说的相当庞大,但最后要下来的,不过只有三个书院,以及各个县开设两所官学,一所可容两千人,其中有一千人为女童蒙学名额。一所可容纳千人,接受蒙学以后的进阶教育。

当然这个数目不是定死的,毕竟很多县的人口也用不到这么大的学堂,没那么多的学生。

至于补贴之事,也有了着落。蒙学不必交束脩,纸笔免费发,学生自己吃喝就行。进阶教育的书院,则是不收束脩,其他的学杂、吃喝

自理,说白了就是给学子提供一个上课、学习的地方,学的怎么样不管。

这是真正给百姓们的福利,大大的降低了读书的成本。有钱人家的孩子,当然是去那些有名的夫子自己开设的书院去。甚至就连资本积累阶段,要吃糠咽菜的小地主的家庭的孩子,大多也不会选择去官方的福利书院的。

大班授课和小班授课,有战绩的名师,和没名声的不第士子,如何选择,人们当然是有数的。

对于大宋来说,这已经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不过王言给出了招,地方盖学校可以找大户化缘。至于长久的笔墨纸砚的支出,一样可以化缘。王言相信,地方大户会给他这个面子。

而另一方面,他也要开设笔墨纸砚的工厂,进行大规模的制造,把价格打下来。不追求质量,只要不是太过差劲,能用就行。

现在公文已经下发,明年秋天以前,各个县城,必须把这两所书院建起来。谁完不成这个pi,那到时候就要看他们的命硬不硬了………。。

「武学设立在此地,狄公以为如何啊?」

汴京西城外,王言挥手指着面前的一大片土地。在他的旁边是又一次卸任赋闲在京的狄青,后边,是一堆的官吏。有国子监的,有开封府的,也有县官,更有枢密院的、三衙的文武官员,还有工部、将作监等等,老大的一票人。

王言站在最前边,跟狄青并肩而立,挥手之间,很有一种指点江山的意气风发。

「是否大了些?」狄青有些不太确定。

「军校,自然是要大些的。总要跑马、演武,若是小了如何施展的开?」

狄青点了点头「言之有理。那便定在这吧,东城文,西城武,倒也是相得益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不正常型月 医道官途从省保健局崛起苏榆北高梓淇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完整版 医道官途从省保健局崛起苏榆北高梓淇的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 医道官途从省保健局崛起 弄春娇 斗破从风怒龙炎开始 弄春娇傅羿安林婠婠的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 傅羿安林婠婠弄春娇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弄春娇傅羿安林婠婠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完整版 星际女丹师
返回顶部 //